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2010潜伏片:维基解密引爆全球 美女间谍闪耀人生

2010年12月24日 12: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24日电 2010年,有一个人必定将被载入史册。纵然他背负的争议颇多,但任何人都无法阻挡他和他的机构追求“真相”。不需过多修饰,他们向我们展现出“赤裸裸”的价值;不必大张旗鼓,却足以吸引亿万眼球。

  维基解密引爆全球

  内幕:数十万份机密文件公诸于众

  2010年11月28日,维基解密网站曝光逾25万份据称是美国国务院的机密文件,将诸多美国外交内幕和盘托出。

  其中,文件爆料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于2009年7月签署命令,要求美国外交官暗中调查联合国领导人和高级官员,收集他们详细的“生物信息”(DNA、指纹和眼球虹膜)、通信密码、信用卡号、电子邮件地址、电话与传真号码等令美国务院与国防部如临大敌、如坐针毡。

  解密文档还曝出,美国外交人员对多个国家领导人有“独到”看法: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被指“相当软弱,且容易相信阴谋论”;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就是个“疯老头”;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像(纳粹领袖)希特勒”;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则“太自负且无能;生理上、政治上都很软弱;常在深宵开派对,没能充分休息”等等。

  作为一家专门揭密的网站,维基解密今年7月和10月还曾分别公布9万多份阿富汗战争机密文件和近40万份伊战机密文件。这些被认为是往来于美国国务院和美国约270个驻外使领馆的机密文件,记录了诸多外交内幕。

  在外泄的“阿富汗战争日记”文件中,共揭发144宗由北约部队造成的滥杀、误杀平民事件,总共造成195名平民死亡、174人受伤。报道还称,文件并未完全反映联军滥杀的实况。

  对于在战争中死于非命的6万多名伊拉克平民,文档描述的一些死亡场景相当令人震惊。2005年9月,一个伊拉克家庭驾车驶向巴格达南部一处美军安检站,由于在接近检查人员时出现慌乱,美军士兵当即开火,致使车上父母被打死,两名儿童被打伤。

  此外,维基解密公布的这批美国外交机密文件中,已经发现有5697条发自东京,其中1660条属“机密文件”。日本首相官邸怀疑,在日本政府各机关中,可能潜伏着一些替美国政府出力的情报人员。

  影响:“要命”信息遭公开 美恼羞成怒

  除了以上信息,维基解密还公开了一份据称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清单,详细列出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多处重要设施,涉及输油管道、通信基地、钴矿等。这些设施包括:位于西伯利亚的输油管道、位于刚果(金)的钴矿、位于澳大利亚的一个抗蛇毒工厂、位于丹麦的一个胰岛素工厂、分布在英国康沃尔郡和苏格兰的卫星通讯基地,以及位于英国爱丁堡的航空工厂、事关核动力潜艇的海军工程企业等。英国媒体警告称,这些信息如若被恐怖分子所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于维基解密的举动,“受害者”美国几乎恼羞成怒。一方面,数名政坛和军方高层人士出面严词抨击并大加威胁;另一方面,包括众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也对维基解密采取了“封杀”。英国《卫报》的评论员称,美国政府的反应类似于“精神错乱”,一个所谓自由的民主国家竟大吵大嚷、动用一切办法封锁维基解密网站,这简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此外,《柏林日报》也写道:美国的名声已经受损,而美国领导人想尽一切办法压制维基解密,名声更臭。

  特写:创始人成焦点麻烦不断

  一个前网络黑客,一个被各国镜头捕捉的人物,一个影响力已足以“晃动地球”的人,他就是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

  尽管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朱利安自己的生活却完全隐秘。随性的背包客和环球旅行让别人难以企及他的内心,朱利安也成为人们印象中遥不可及的人物。

  2010年,这个澳大利亚人用他的行动书写着属于他和维基解密网站的传奇。

  他被称为“黑客罗宾汉”,作为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认为,透露公共治理机构的秘密文件和信息,对大众来说是件有益的事。但对另一些人来说,他则是十恶不赦的头号敌人。

  今年11月18日,瑞典总检察长玛丽安发表英文声明称,已经要求斯德哥尔摩地方法院拘留阿桑奇,他被指强奸、性骚扰及非法胁迫他人。随后,国际刑警组织也以涉嫌性骚扰和强奸罪向阿桑奇发出了红色通缉令,令后者一时成为众矢之的。

  美国民主党议员贝克尔在福克斯新闻台向美国民众宣称:“此人(指阿桑奇)是美国的敌人,驻阿美军特种部队每天夜间采取的那些行动最适合他。” 就连美国副总统拜登也公开抨击阿桑奇,指他是危险的高科技恐怖分子,表示美国正在研究合法拘捕阿桑奇的途径。

  12月7日,阿桑奇主动向伦敦警方自首,但英国高等法院最终裁定阿桑奇获保释。他在获释后第一时间表态:要将揭密进行到底。

  在2010年的《时代》杂志年度风云人物的网络票选中,阿桑奇入选前五名。他们给阿桑奇的入围理由是:“维基解密”事件影响深远,一方面改变了美国行政机构的行事习惯,另一方面又引来广泛的法律争议。无论阿桑奇命运如何,他的行为和其引发的文化谁也无法阻止,阿桑奇已经制造了一台“谁也无法制止的机器”。

  思考:引爆信息技术革命争论

  作为一家专门“爆料”政府秘密和敏感文件的网站,2010年无疑是维基解密网站声名大噪的一年。

  可以说,维基解密网站以风暴般的“无情”揭秘方式,横扫21世纪信息保密的腹地,震惊了各国信息和安全技术专家。

  实质上,维基解密也在向我们证明,有多少数据可以“失窃”,其传播范围能有多广。过去,转移如此多的纸质信息可能需要一队卡车。如今,互联网让这些信息瞬间传遍全球。

  正如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皮莱12月9日在日内瓦回答记者提问时所称,该网站泄密事件正是媒体所称的一场“网络战争”。

  2010年中,还有一群人注定要被铭记。他们视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为大忌,却总是能在揭开面具之时惊煞众人;对旁观者来说,他们是竭力想要探究的对象。现在,当如此多的镜头的和视角对准他们,我们终于有机会在希区柯克式的大戏中一探究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