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重新命名猴痘 避免歧视和污名化
中新网11月29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世卫组织11月28日宣布将猴痘的英文名由monkeypox改为mpox,以避免歧视和污名化。

据介绍,猴痘病毒于1958年首次发现时被命名。最初在人身上发现这种疾病是在1970年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此后人传人病例主要局限在某些西部与中部非洲国家,属于地方性流行病。
但今年5月,在欧洲、美洲、西太平洋等以前从未发现过猴痘病毒的地区,多国发生了猴痘疫情。截至11月28日,110个国家和地区已向世卫组织报告了81107例确诊病例和55例死亡病例。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感染引发。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患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患者病情严重。

国际新闻精选:
- 2023年02月08日 17:33:01
- 2023年02月08日 17:20:08
- 2023年02月08日 16:59:28
- 2023年02月08日 16:20:32
- 2023年02月08日 16:18:32
- 2023年02月08日 14:49:08
- 2023年02月08日 10:52:57
- 2023年02月08日 10:51:01
- 2023年02月08日 10:42:41
- 2023年02月07日 22: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