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津巴布韦:算钱以"捆"为单位 领到工资马上花掉

2008年03月31日 13:52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津巴布韦现任总统穆加贝的支持者,迫切希望政府能改变通货膨胀的现状。

  津巴布韦,非洲东南部一个美丽的国家,一场大选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尽管投票定于当地时间3月29日早上7时开始,但不少选民5时就来排队投票。

  这个有着维多利亚大瀑布这样的自然奇观的国家,目前正遭受着罕见的经济衰退。不仅有高通胀,还有高达80%的失业率。而这一切都是西方经济制裁种下的恶果。身处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的《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对此深有感触。

  算钱以“捆”为单位

  在哈拉雷一家名叫“华园饭店”的中餐馆,售价1.2亿元的鱼香肉丝,堪称是世界上最“贵”的鱼香肉丝了。不过这个“元”既不是美元,也不是人民币,而是津元。官方公布的汇率是1美元兑3万津元,但是在黑市上1美元可兑4000万津元。

  按黑市兑换价,华园饭店的鱼香肉丝每份3美元,是很公道的价格。在华园饭店,价格最低的油炸花生米和小葱拌豆腐是9000万津元一份,而高档的海鲜类菜品标价要3亿多津元。

  在西方多年制裁下,津巴布韦的经济陷入极度困境中,津元一路贬值,实际通货膨胀率高达100000%,创下当今世界之最。津巴布韦纸币最高面值为1000万津元,是目前世界上面值最高的纸币,但这样高面值的钞票就是扔在地上都没人捡。

  津元不断贬值,商家不停地更改价签上的数字。很多商店每两三天或四五天就调一次价。超市里价签上那一长串数字看得人眼花缭乱,让初到哈拉雷的人感到很不习惯。有时候,价格数字长得以至于账单都打不下。

  去趟超市随便买点东西,就得花厚厚一摞钱。当地华人报金额时往往以“捆”为单位,一“捆”钱是100张面值1000万津元的纸币,按目前的黑市汇率共合25美元。

  领到工资马上花掉

  在津巴布韦,几乎没人存钱,人们领到工资就要马上花掉,或者兑换成外币,否则转眼之间就贬值不少。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初次来津巴布韦,想买些特色工艺品。当地朋友建议记者不要马上兑换成津元,因为如果花不完,剩下的钱隔一天就要贬值不少。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去商店看中要买的东西,商定好价钱,店主可将货品留存一两天,等顾客换好津元后再回来买。

  在津巴布韦经商的中国人在计算生产成本时,也要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一名中国商人告诉本报记者,他的公司每天赚到的钱都要尽快拿去购买再生产所用的原料或兑换成外币。他说,由于存款太不划算,所以身边总有大量现金,这成了无法避免的安全隐患。

  通货膨胀倒也不全是坏事,有时还能够让人受益。当地一位华人一次身体突感不适叫来了救护车,本来要付的钱约合30美元,但是等一个月后付款账单寄到时,美元汇率涨了不少,只需付3美元即可。

  经济未崩溃的奥秘

  西方国家和津巴布韦反对党一直指责是穆加贝总统管理不善,造成了如今恶劣的经济状况,而穆加贝总统则反驳说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才是罪魁祸首。而事实上,津巴布韦经济不断衰退,但并没有发生如西方所料想的崩溃,这让一些人感到不解。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津巴布韦较好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足以让其获得外汇,起到经济基石的稳定作用。近年来,津巴布韦相继与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展开经贸合作,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援助。

  另外,除正常出口赚取的外汇,津巴布韦还有大量隐性的外汇收入维持国家的经济运转。津巴布韦1300万人口中,有大约300多万去了邻国南非和其他国家打工。这些海外打工族通过银行汇回国内的外汇,就超过6亿美元。

  津巴布韦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制度,外汇只许进,不许出。中央银行则通过大量印钞回笼外汇。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率虽然如火箭般飙升,但国内经济却并未发生崩溃。(欧飒、李努尔)

编辑:李洋】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更多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