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沉得住气的中国终将使南海恢复平静——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评论:沉得住气的中国终将使南海恢复平静
2009年03月18日 10: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18日电 近来,菲律宾等国家侵占我国南海岛屿的行为受到高度关注,对于如何维护主权各大媒以及众多网民体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17日,《美国侨报》发表评论指出,在应对南海争端的过程中,中国需要警惕躁动。文章摘录如下:

  一场有关中国南海的摩擦正在升级成为新的争端高地。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当下,这片三十年前被邓小平一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海域为何突然间成了超级热点?甚而有媒体惊呼“中国已在菲律宾开始撤侨”、有评论更惶恐地认为“大战一触即发”、有网民在激烈地表达“击沉美舰,奉陪到底”的冲动言论?

  一个不能忽视的宏观判断是,当今世界正在经受着人类八十年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当代中国因三十年开放改革正在成为崛起的大国。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微观判断是,中国刚刚在三个月前首次名正言顺地派海军护航亚丁湾,而那里原本是西洋船舰的传统水域。

  南海事件当然不是孤立的。它不是何国船只在监测、何种法律要覆盖、何国政要已登岛、何国媒体在鼓噪的连串外交事件中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中国在需要一个和平发展环境的前提下该如何应对那些外交讹诈、该如何定位并解决这个不良的开端。

  从三个维度看待南海事件,可知良策尽在锦囊中:

  其一是政治层面。中国所需的外交环境仍是维护“和谐世界”,则理念与行动上皆不宜将此一系列麻烦升级到危及双边或多边关系的高度。以一艘从海军退役的渔政船到南海巡航正是上佳宣示:含而不露,引而不发,好过被小人行径而激怒,继而进退失据。

  其二是军事层面。那种以为“菲律宾会与中国开战”的想法完全幼稚,而美国亦不可能与其最大债权国发生军事冲突。反而中美加强军事交流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凸显——中国上周参加“和平-09”军演,美军中途加入,即因它不想成为一个大国崛起的旁观者。

  其三是经济层面。无论是菲、马还是美、日,眼下都有经济危机魅影缠身,近的可以看到经济景气,远的可以谈谈资源前景,本来就有对于经济危机放大了的资源恐慌,南海这么大一片诱人的广阔海域岂能不想染指?岂止是作为太平洋和印度洋间的敏感咽喉交通部位?又岂止是南海周边国家的一时冲动?

  可以说,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蔓延以来,海底资源、领海主权、航海安全、海洋开发进而具体到了南海摩擦,这一连串事件的点缀,事实上早已构成了一个新的完整的食物链——要分食中国这条巨鲸:对于拥有太多资金的中国,难免有人想增加己方交易筹码;对于渴望和平环境的中国,难免有人想以小打小闹抬高身份。

  当代中国正经历复兴过程,因此激起海面的不平静、溅起些水花甚至大的波浪,照例都是正常的。然而需要警惕的,却是那种以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旗号出现的对立、抗衡甚至莽夫言行,不仅会破坏和谐世界环境,还会加剧世界政治板块的不规则运动。

  世界大势,浩浩汤汤。在危机降临的噪动不安中,中国应该并且完全可能更沉得住气,而沉得住气的中国终将使南海恢复平静。当然,沉得住气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而是应该谋定而后动。坚定地宣示主权,巧妙地展现实力。以合纵对连横,以时间赢空间。更多地动用现有的资源,在国际上抢占法律与道义,舆论与外交的高地。同时,必须想方设法,将资源共同开发落到实处。

【编辑:吴翔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