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应为化解中澳两国外交困局承担责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澳大利亚应为化解中澳两国外交困局承担责任
2009年09月06日 06:0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7年,陆克文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时,澳大利亚媒体还在热议这位“中国通”总理即将开启与中国更加紧密的外交关系。然而,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中澳之间未现浓情蜜意的甜美时刻,人们感受到的却是凛凛寒意。

  近年来,中澳关系总体发展顺利,特别是两国之间经济上的联系日趋紧密,贸易量逐年攀升。澳大利亚对华出口了大量铁矿石和天然气,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能源支撑;中国向澳大利亚支付了巨额美元,为澳大利亚国内创造了不计其数的工作岗位,推动了澳大利亚经济的强劲发展。长期以来,两国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双方都小心谨慎地维护着这种政治和经济上的微妙平衡。

  但是,随着陆克文的上台,中澳关系悄然发生着变化。先是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称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引发了邻国“担忧”,并称澳将在未来20年投入700亿美元加强国防,引发中国的强烈不满;力拓公司单方面撕毁与中铝的合作协议,导致国人指责力拓过河拆桥;力拓间谍案爆发,中国逮捕胡士泰,澳国内一片哗然;澳大利亚为疆独分子热比娅提供反华舞台,引发中国政府抗议;中国副外长何亚非取消访澳,澳大利亚召回驻华大使。中澳关系骤然降温,一场外交风暴呼之欲来。

  就在2007年年底,部分中国媒体和政治分析人士还在为陆克文的上台而兴奋,认为“中国通”总理必然“亲华”。但在实际政治运作中情况恰恰相反,“中国通”以及一些国家的华裔部长为了避嫌,往往与中国刻意拉开距离,在对华关系上更加强硬,在具体问题上寸步不让,以求争取更多利益。陆克文也不例外。也许,致使中澳关系变冷并非陆克文的本意。但是,上任之初,澳大利亚媒体和政治人士对陆克文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可能损害本国利益的担心,使陆克文在对华政策上小心翼翼,一些政策尺度甚至不如其前任的霍华德政府。

  除了对华政策中的人为因素,导致中澳外交困局最根本的原因恐怕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澳大利亚对华战略的缺失。澳大利亚是欧美集团的一员,认为自己在亚太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具有特殊的利益。在意识形态上,中澳关系并非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经历或者情感联系,而是植根于务实主义和共同的经济利益,具有西方式价值观和政治理念的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虽然得利,但心态一直是矛盾的;在对华战略上,澳大利亚还没有完全适应中国的快速崛起,到目前为止一直缺乏清晰的对华外交战略,实际上一直没有解决中国是机遇还是威胁的问题。

  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外交困局也许还会持续,但是显而易见的是,目前的中澳关系恶化必然会损害两国利益。解铃还须系铃人,澳大利亚应该为化解目前的中澳外交困局承担更多责任。

  实际上,中澳关系是中国与西方世界关系的缩影,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外交困局在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往历程中也并非第一次发生。这也是中国外交应该深思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以推动经济关系和获取实际利益为主要内容的外交,能否牢固持久地维持与西方世界的友好关系?能否为构筑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奠定基础?这些还有待观察。但毋庸置疑,在发展经济关系的同时,不应忽略文化外交特别是国民的相互认可,因为只有文化和情感的力量,才能消除西方公众心中对中国发展的误解和忧虑。(兰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