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危机再添变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伊朗核危机再添变数
2010年06月07日 14:29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是加大制裁力度,还是继续进行外交努力,成为伊朗核问题国际博弈的焦点

  文/唐继赞

  据外电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5月31日向各成员国分发的一份报告称,伊朗已经自主生产出至少5.7公斤的高纯度浓缩铀,低纯度浓缩铀的保有量超过两吨,而且伊朗还准备安装更多的铀浓缩设备。这份报告的出台,给伊朗核燃料交换计划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5月18日,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散发了一份决议草案,称5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已经就进一步制裁伊朗问题达成了一致。此前一天,伊朗和土耳其、巴西三国签署了有关核燃料交换的德黑兰协议。接下来,是对伊朗加大制裁力度,还是根据德黑兰协议创造的契机继续进行外交努力,成为伊朗核问题国际博弈的焦点。

  5月17日,伊朗、巴西、土耳其三国领导人就核燃料交换问题达成共识,签署了德黑兰协议。根据协议,伊朗同意将1200公斤纯度为3.5%的浓缩铀运到土耳其境内,用以交换120公斤20%纯度的浓缩铀,作为伊朗核电站的燃料。

  据伊朗新闻电视台报道,核燃料交换将在获得由伊朗、法国、俄罗斯、美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组成的维也纳小组的正式批复后一个月内开始进行。在维也纳小组与伊朗签署协议后,伊朗将在一个月内将低纯度浓缩铀运到土耳其,伊朗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共同负责监督这些核燃料。维也纳小组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负责向伊朗交付高纯度核燃料。协议还规定,如果伊朗在一年内没有收到核燃料棒,土耳其必须“立即和无条件地”将浓缩铀归还给伊朗。

  德黑兰协议的达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协议的达成表示欢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说,此举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法。中国也在第一时间表示欢迎,并称中国愿意与有关各方一道为推动伊核问题的外交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阿盟秘书长穆萨则认为,协议的签署是“重大外交突破”。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对伊朗签署核燃料交换协议表示欢迎,但她表示,“即使伊朗签署协议,也没有因此解答所有的疑虑。”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言人说,协议的达成是“重要的一步”,但要求伊朗提供关于这一协议的书面声明,而且必须保证履行该协议,否则机构不能作为中间人开始工作。

  协议的达成似乎打乱了美国继续推动对伊朗实施进一步制裁的的部署,令美国有些措手不及。得到协议签署的消息后,白宫发言人的第一表态是表示“严重关注”,并称如果履行新协议,德黑兰将展现出“一些进步”。但随后不久,同一个发言人则称,核燃料交换协议不能改变已经开始的要求伊朗为其义务负责的步伐,包括制裁在内。对协议的达成,美国和西方完全没有思想准备。

  虽然德黑兰协议几乎受到了除美国和少数西方国家以外的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但其执行前景并不乐观。首先,美国和西方国家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更不会轻易接受。尤其是伊朗事后“继续铀浓缩”的表态,似乎更让它们有理由质疑协议的价值。其次,协议的达成是一回事,执行则是另外一回事。根据以往的经验,协议在执行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不可预见的波折。再者,伊朗是否真有诚意,也将是对协议执行的严峻考验。似乎可以推断,如果协议不能得以顺利执行,围绕伊朗核问题的国际博弈还会继续下去,德黑兰协议的签署难言化解伊核危机。

  去年10月,美、俄、中、英、法、德6国的高级外交官同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在日内瓦举行会晤,就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的核燃料交换协议草案进行磋商。在那次会晤中,伊朗原则同意将其库存的约1.5吨纯度为3.5%的浓缩铀中的75%,运到别国提炼至20%的纯度,并加工成核燃料组件再运回伊朗,作为其研究用核反应堆的燃料。此后,美、俄、法、伊代表又于当月在维也纳就草案细节进行具体磋商。磋商虽未能达成协议,但四方同意就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的草案进行审视。根据草案,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一次性将伊朗1100公斤低纯度浓缩铀运往俄罗斯提炼至20%的纯度,然后再运到法国加工成供伊朗研究用核反应堆的燃料棒。美国等西方国家坚持要求伊朗全盘接受该草案,并把2009年底设定为伊朗提交正式答复的最后期限。否则,国际社会将对伊朗实行进一步制裁。

  由于伊朗迟迟未能对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的草案作出正式答复,美国等西方国家便着手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出台新的制裁决议。在长达7个月的博弈中,中俄坚持认为,伊朗核问题应该通过外交谈判加以解决,而不是加大制裁力度。经过长时间的分分合合,又经过对西方提出的决议草案的反复磋商,最终在充分吸纳了中俄的修改意见后,美、俄、中终于达成了一致。

  鉴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坚持,俄中两国的“放行”,美国和西方国家提出的决议草案,有可能在安理会表决通过。不过,即使通过,也不会对伊朗构成致命伤害,因为被磨掉棱角的制裁决议将不会涉及伊朗的经济命脉——石油领域,只是将扩大军售禁运范围、限制伊朗投资海外敏感项目和监视伊朗金融机构的活动等。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最新报告,伊朗已经自主生产出纯度接近20%的浓缩铀,这很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秘密发展核武能力的担忧,围绕伊朗核问题的国际博弈将更为复杂。□(作者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参与互动(0)
【编辑:吴翔】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