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妄测朝鲜变局:需派46万大军入朝?(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美国智库妄测朝鲜变局:需派46万大军入朝?(图)
2009年02月06日 11:03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美国外交学会报告封面。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美外交学会的智囊们认为,由金正日的儿子继续领导朝鲜是有可能的,也是“可控的”

  2月初,美国政府最重要智囊团之一美国外交学会(CFR),发表了一份题为《为朝鲜的剧变做好准备》的报告,对金正日身后的朝鲜政权更替问题作出了设想,分析了各种情况下美国面临的挑战,并为美国政府提出了建议。这份报告显然是为新上台的奥巴马政府“量身定做”的。

  设想“三种变局”

  报告称,虽然金正日近期频频亮相,但其健康状况很可能比媒体报道的要差。报告称,由于“结构性的缺陷”,朝鲜发生“自下而上”变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最有可能的变化是由于政权更替和领导人更替而带来的“自上而下”的变化。

  报告设想了三种可能的政权更替局面。

  第一种是“可控的政权更替”。报告称,由金正日的儿子继续领导朝鲜是有可能的,但是由于长子金正男曾于2001年“在东京机场因使用假护照被捕”,二儿子金正哲和三儿子金正云都太年轻,因此“可能由金正日妹夫张成泽,金正日现任妻子金玉,以及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委员长金永南等组成看守政府。”另外,朝鲜还可能采用“集体领导制”,将实际掌控国家的国防委员会的成员纳入领导集体中。在这种情况下,政权的交接会是平稳顺利的,新政府很可能会改变金正日的路线,对外界更开放、更合作。

  第二种是“斗争的政权更替”。报告称,虽然外界对朝鲜内部的不同派别之间的权力斗争了解不多,但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斗争,金正日身后的权力继承就可能成为一场混乱的争夺。报告说,“权力争夺会是长期的、分裂的甚至是暴力的。”最终结果取决于竞争者的个人能力、关系网络、组织能力和国内外的资金来源,还包括“对金正日家族的银行账户的控制”。军队和情报系统的支持也起着关键作用。这种情况下,最终会出现一个新的政权,但“这个政权的合法地位不会是从金正日家族那里获得的”。这个政权将肯定会采取新的政策路线,可能对内积极改革,对外加强接触,但也可能走向反面。

  第三种是“失败的政权更替”。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继任者的安排最终没能产生得到广泛支持和合法地位的政权”。朝鲜可能会出现一个“自立为王”的政府,但其影响力只限于平壤。这种情况“有些类似于1989年的东欧剧变,但会比东欧剧变造成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报告称,这种情况下,韩国不会急于统一,而是会“和朝鲜残存的政权一起,将这一过程分阶段实施,或是通过建立过渡性质的邦联来减缓吞并的速度”,因为急速统一的经济代价过于高昂。

  需派46万大军入朝?

  报告认为,“可控的政权更替”给美国带来的挑战最小,因为现状得以保持,美国还可借政权转换之机摸清朝鲜的底牌。“斗争的政权更替”要麻烦一些,到底支持哪一派是个伤脑筋的问题。同时,长时间的权力斗争还会产生诸如边境冲突、粮食短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失控等问题。

  “失败的权力更替”带来的挑战最大。报告称,要给朝鲜带来安全与稳定,“按照其他地方的经验,需要11.5万到23万军队和数万警察进入朝鲜”,这样的兵员需求“韩国会非常吃紧”,因此美国将提供“关键性的协助。”报告还说,如果朝鲜军队的残部对外国军事干涉展开抵抗,就需要46万军队入朝,“这样的状况美军和韩军将无法独自应付”。

  报告最后提出,在现阶段,奥巴马政府应该“继续促使朝鲜现政权改变行为方式,除非万不得已,不要主动推翻现政权”。美国应尊重韩国在处理朝鲜剧变问题上的主导权,不应该轻易采取单边主义的“高压行动”。

  有“炒冷饭”嫌疑

  虽然关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健康状况是近期国际媒体热炒的话题,但是预测朝鲜的未来走向却并不新鲜。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1999年就曾发表专题报告,预测朝鲜半岛的四种统一方式。2005年,兰德公司在另一份报告中,提出朝鲜半岛如果真正实现统一,需要耗费6700亿美元。美国传统基金会去年9月的一份报告,也对朝鲜未来作出了五种假设。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但是,这些预测都没有成真。而这份报告也有“炒冷饭”之嫌。正如这份报告开篇所说,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朝鲜都被许多美国智库专家认为是处在了随时都会崩溃的“临终关怀期”。但是现实是,“朝鲜并未如预期那样崩溃”。专家们认识到,朝鲜这个国家“不会静悄悄地快步走进历史教科书中”。

【编辑:李洋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