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头号强国树立坏榜样:"购买美国货雇美国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世界头号强国树立坏榜样:"购买美国货雇美国人"
2009年04月21日 16:18 来源:国际在线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提出巨额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也抛出了“购买美国货、雇美国人”等明显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条款。不少专家指出,美国的这一做法将为处在金融风暴中的全球贸易环境带来恶劣的影响。

  世界银行3月17日发表的报告称,去年11月华盛顿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结束以来,二十国集团中的17个成员已经推出47项旨在限制贸易的措施。其中,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规定,凡方案涉及的工程、建筑用钢铁必须为美国所产。刺激方案还限制接受政府金融救援资金的美国银行雇用外国员工。美国由此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率先明确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国家。此举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同时掀起轩然大波,不仅遭到美国贸易伙伴的谴责,也受到美国国内许多专家的批评。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研究员弗鲁姆说:“奥巴马政府的一些做法已经表现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危险迹象。总统提名的美国贸易代表柯克说他将致力于全球贸易规则的严格实施,很多人担心这是保护主义的征兆。民主党人把今天的经济危机和1929年的大萧条相比较,并指出奥巴马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其它的注资举措是避免1929年全球经济萧条局面重演的解决之道。但是上个世纪30年代最大的错误是全球贸易壁垒的增加,而奥巴马政府很有可能重复那时的错误。”

  对于奥巴马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不仅无法达到提振美国经济的目的,反而容易导致其它国家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访问学者曼迪斯最近出版了一本书,名为《为了和平的贸易》。曼迪斯说,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问题在于,每个人都感觉自己的选择是有利的,但是最后是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他指出:“‘购买美国货’条款是从很狭隘的立场出发的。看看2004年布什政府提高进口钢铁关税做法的结果就知道了。我认为“购买美国货”无法帮助美国恢复经济。迟早,美国的贸易会更加开放,更加倾向于自由贸易。”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则对美国率先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的后果表示忧虑。他说:“面对经济危机,人们往往把目光放在保护主义上。在这个过程中,贸易摩擦很可能增加。”

  虽然出于对别国采取贸易报复措施的担心,美国最终确定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与最初的版本相比立场有所调整,除坚持经济刺激计划基金支持的公共工程项目所使用的钢材和其它制成品必须国产外,还增加了“必须符合美国国际贸易承诺”、“不得违反国际贸易协议”的字样。分析人士认为,欧盟、加拿大、日本以及其它和美国政府签有互惠采购或贸易协议的伙伴或许可以在与美国的贸易中受惠,但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却被美国的这一政策挡在门外,而中美贸易无疑将受到这一政策的重大影响。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参赞邵峥对此表达了中方的希望:“中国对这个还是有很多忧虑。国内有关部门已经表明了中方立场,希望美国方面尤其是美国国会在考虑到自己利益的时候,也能够考虑到其它国家,比如加拿大、中国、印度,还有其它一些国家的利益。只有取得共赢才能共同发展,而不是通过保护美国自己的利益,最后肯定会损害到美国自身的利益。所以中国方面希望能将这些歧视性条款去除。”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访问学者曼迪斯认为,与其在美中贸易中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还不如多着眼于两国贸易中的互补性,促进两国贸易的发展,共克时艰。两国之间促进贸易发展才是双赢的选择。曼迪斯说:“中国的产品有利于美国消费者,因为物价低廉,消费者就有更大的消费空间,生活从而也更好。这对双方来说是个双赢的局面。”

  很多分析人士相信,面对危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只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持合作和开放,深化国际经贸合作,推进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世界经济才能有可能尽早走出衰退的阴影。而对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大国而言,其态度更为关键。(记者 王姗姗)

【编辑:曹昆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