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美国“猎星”的真实图谋:发展新型太空战略武器

2008年02月28日 10:15 来源:《环球》杂志 发表评论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该刊联系。

  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考量,北京时间2008年2月21日上午11时26分,美国海军“伊利湖”号最终在西北太平洋上发射了一枚“标准-3”型导弹,摧毁了失控的间谍卫星。

  虽然此前美国的高调宣传已经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但是对于此次事件中的神秘卫星和拦截导弹,人们依然充满了好奇。   

  神秘卫星难以挽回

  美国官方虽然承认这是一颗侦察卫星,但对于这颗卫星的来历和功能却始终遮遮掩掩,那么这颗卫星的真实身份究竟如何呢?

  2006年12月14日下午1点,美国在范登堡空军基地用“德尔塔2”火箭将编号为“美国-193”的NROL-21型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是美国“未来成像设施”(FIA)计划中的第一颗雷达成像卫星,设计用于替代正在运行中的“长曲棍球”系列卫星。

  与“长曲棍球”相比,NROL-21型雷达成像卫星依靠电磁波反射成像,不但可以透过云层、沙尘发现目标,甚至对地表也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以发现藏在地下数米的设施。

  但是,这颗卫星在发射数小时后就出了问题。2007年1月19日,美国官方正式承认与该星失去联系,至2008年1月22日,美国国防部发现,该卫星轨道已经下降到了271×282千米,并以每天0.7千米的速度继续下降,而且坠落速度继续加快,最终将进入大气层燃烧坠地。依据击落前的情况估计,它将在3月6日左右坠落地球表面。

  以其58.5度轨道计算,该卫星最终将在北纬50度线附近坠落,这一区域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加拿大、德国、波兰等多个国家和广阔的海洋,其中覆盖俄罗斯和加拿大地域最大,坠入这两个国家的概率最高。

  美国的侦察卫星计划一直是国家核心机密,NROL-21卫星的核心部件也隐藏着巨大的技术秘密。近年来,美国在卫星设计上采用了光学和电磁隐身技术,并利用新材料科技成果发展了卫星抗核加固和抗打击加固技术,但外界对此知之甚少。

  有分析认为,由于卫星采用了加固技术,它在坠落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烧毁,如果得到卫星碎片,就可以揭开这些秘密,从而发展有效的探测和打击美国卫星的技术。美国非常担忧NROL-21坠入别国,因此一定要在坠地前将其摧毁。

  “标准-3”化盾为矛

  从美国防部公布的情况来看,此次摧毁卫星使用的是“宙斯盾”海基反导系统中的“标准-3”导弹。

  它是美国在舰载“宙斯盾”防空系统中的“标准”导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基反导系统,目前已经部署的是拦截高度可达到160千米的“标准-3”Ⅰ导弹,该导弹采用动能碰撞杀伤弹头替代了“标准-2”的破片杀伤战斗部,可使导弹碎片及可能产生的生化战剂在进入大气层时象流星一样燃烧殆尽。

  “标准-3”Ⅰ导弹已经在美国3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6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完成部署,日本也于2007年底完成了该型导弹的反导试验。在部署“标准-3”Ⅰ的同时,美日还联合开发了性能更先进的“标准-3”Ⅱ,这型导弹的飞行速度提高了45%~60%,拦截高度最终提高到500千米,基本可对洲际弹道导弹甚至卫星实现拦截。

  可见,目前可拦截NROL-21卫星的海基反导系统只有“标准-3”Ⅱ,但该系统正处于试验阶段,拦截风险较大。如果使用“标准-3”Ⅰ导弹,就要考虑其拦截高度是否能满足要求。根据坠落速度估算,NROL-21卫星将在2月下旬下降到240千米左右,而“标准-3”Ⅰ导弹目前最高只在160千米的高度进行过拦截试验。为此美国简化了“标准-3”Ⅰ导弹弹头的红外寻的器,从而减轻了弹头质量,增大了拦截高度,使之达到了240多千米的要求。

  北京时间2008年2月21日上午11点26分,美海军“伊利湖”号利用NROL-21飞越夏威夷上空10余秒的时间窗口,发射了一枚“标准-3”Ⅰ导弹,在距地面240多千米(另有称210千米)的高空成功摧毁了这颗时速超过2.72万千米的卫星。

  从击中后发生爆炸的情况来看,卫星燃料箱被摧毁,彻底消除了有毒物质泄露的可能,但卫星碎片是否还会对轨道飞行器构成威胁,还要数月后才能最后得出结论。

  “太空摘星”一石数鸟

  实际上早在1985年,美国就利用F-15战斗机携带的空天反卫星导弹完成了对轨道高度为555千米的报废卫星的拦截,而这次拦截目标的大小和高度等情况都优于23年前,因此单从反卫星的角度而言没有什么新意。那么20多年后的这次“太空摘星”,究竟意欲何为?

  尽管美国的官方理由是“清除太空垃圾,消除地面隐患”,但是外界普遍认为,此次拦截行动的一个真实目的在于测试反导技术,发展新型战略武器。美国《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对此评论称,军方是在以卫星为目标测试其颇具争议的导弹防御系统。

  如前所述,美国目前对“标准-3”的拦截试验还都局限在160千米高度以内,这一高度只适合拦截射程在2000米以内的弹道导弹,而要拦截射程更远的导弹,拦截高度就要更高。如果把拦截高度提高到240米以上,就可防御射程3500米的导弹,而这一领域的拦截试验更复杂,对靶弹和靶场的要求更高,也将引起俄罗斯等国的较大关注。

  如果采用“宙斯盾”系统的“标准-3”拦截卫星,不但可以减少试验费用,而且可以掩盖试验的真实目的。对此,俄罗斯国防部在2008年2月16日发表声明称,美国击毁故障间谍卫星的计划只是个借口,真实目的是测试美国新型太空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一直辩称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纯粹的“防御”性质,可此次摧毁卫星却将使其先进的“进攻”性质暴露无遗。俄塔社称,“此次行动隐藏着典型的反卫星武器准备,这意味着一种新型战略武器的诞生。”实际上除了“标准-3”,美反导计划中的“萨德”(THAAD)和“地基中段拦截弹”(GBI)具有更强的“拦截”能力。

  对于美国在太空领域发展新型战略武器,中国和俄罗斯都表态要在太空实现非武器化,对此美国的态度一直是不加考虑地拒绝。就在2008年2月12日中俄在日内瓦共同向裁军谈判会议(裁谈会)全体会议提交《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的两天以后,美国即宣布了这次拦截卫星的计划。这绝不是“纯属巧合”,其企图至少包括为在太空非军事化军控谈判中争取更多的发言权。(戴艳莉)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更多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