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人物特写:嫦娥一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饶炜
2007年10月29日 17: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29日电 题:用青春热血绘嫦娥蓝图——记嫦娥一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饶炜

  特约记者 王羽潇 张传军

  嫦娥一号卫星研制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叶培建院士曾经说,嫦娥一号试验队年轻一代挑大梁的局面说明我国航天第三代人才已经成长起来,他们受教于东方红一代老专家,在神舟飞船队伍中得到历练,现在已经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航天人才。

  饶炜,36岁,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一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精瘦的体格,无框眼镜后面藏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给人的印象简单、干练,嘴角常挂着的平易近人的笑容。面对镜头的时候他有时会腼腆得说不出话来,但面对技术人员讲解图纸的时候却是滔滔不绝,清晰到位。他正是嫦娥一号卫星研制队伍年轻人才的代表。

  成竹在胸调众方

  1993年,饶炜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专业,被分配到原501部遥感总体室工作,先后参加了资源一号卫星和资源二号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其中,资源二号的研制工作令他收获最大。他全程参与了该星的方案论证、初样研制、正样和发射实施、在轨维护工作。在历时9年的时间内,先后从事了资源二号01、02、03星的结构总体、热控总体、构形布局设计、星箭接口设计、整星力学、热试验等方面的工作。1998年他担任“资源二号”的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后,负责型号研制中构形布局、总体结构、热控、星箭接口等方面的协调和研制工作,并协助总体主任设计师,参与了总体设计中的设备验收、接口控制、技术状态控制、大系统试验以及发射实施等工作。在资源二号研制中,他沉着冷静、吃苦耐劳的个性、技术吃得透的特点得到体现,所有经手负责的工作均顺利完成,未出任何质量问题。最终他因资源二号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2000年度型号首飞二等功。

  在做好型号工作的同时,鉴于所在研究室缺乏总体层次的力学分析能力,年轻的饶炜还进行了一些开创性工作,比如简化建模、响应分析等,为该研究室以后的专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外他独立完成的资源二号卫星遥测参数显示和在轨监视程序成功用于资源二号01星、02星和03星的电测及在轨维护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资源系列卫星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之后,2004年,已经参与嫦娥一号卫星预研工作很久的饶炜被任命为总体主任设计师,全身心地投入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工作。饶炜对东三平台的系列卫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掌握了“东三”系统的设计过程,卫星环境特点以及地面试验方法。扎实的基本功使得他在“嫦娥一号”总体设计的研制过程中显得游刃有余。

  嫦娥一号卫星以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平台为基础,由结构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GNC分系统、推进分系统、供配电分系统、热控分系统、星上数管分系统、有效载荷分系统等组成。

  作为卫星总体系统的主任设计师,饶炜不仅要负责总体设计、接口控制和研制规划等方面的工作,还要参与了型号的技术状态控制、技术协调和问题处理等工作。工作网不但涉及到所有分系统,还包括协调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绕月探测工程其它四大系统的工作,工作的复杂性与难度可想而知。

  要操作这样一个复杂的“大盘”,就要对卫星的每一个部分都十分了解。饶炜对嫦娥一号卫星的了解和具体工作远超过了他负责的工作范畴,他对卫星每个设备的位置、状态和功能都很了熟于心,似乎嫦娥一号卫星在他的大脑里早已组装过百遍千遍,人称“一本活的卫星手册”。此外,饶炜对卫星的空间环境条件、飞行轨道、飞行程序等方面也都进行了很多研究,对整星和单机的地面试验要求和方法也是饶炜十分关注和了解的,特别是嫦娥一号卫星面临的特殊环境以及这些特殊环境引发的相关问题饶炜都投入了很多精力进行研究。

  凭借对卫星的全面了解和丰富的卫星研制经验,在协调各系统陷入困境时,他往往能另辟蹊径,解决问题。在研制中,曾出现由于运载方研制进度问题导致星箭对接试验无法按期进行的问题,此时如果卫星停止研制工作等待运载,将大大影响卫星的研制进度,饶炜在仔细分析了卫星特点、试验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改变原有研制流程,先进行整星热试验,然后进行对接试验的设想,并详细分析了流程和试验状态改变对卫星的影响。在经过有关专家讨论和评审后,项目办同意了这一方案,使得这一问题顺利得到解决,卫星研制进度得到了保障。

  作为主任设计师,在整个卫星的研制过程,只要在总体可行、可实施的范围内,饶炜总是尽可能解决分系统提出的新问题和新要求,遇事从不推诿。紫外敏感器是嫦娥一号卫星GNC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敏感器,由于进口器件的影响,研制进度大大滞后,项目办在经过系统分析和论证后决定整星将按原定研制计划进行工作,这样紫外敏感器将不能参加整星的力学、热试验和部分系统测试工作。尽管这主要是GNC分系统的事情,但是饶炜从总体角度始终注意相关工作,在力学试验和热试验中,都选了模拟件保证试验的目的不受影响,同时在星敏附近添加了传感器,检测星敏在试验过程中的状态。根据试验结果对星敏未参加整星试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给出了星敏需补充的试验项目。正是这样提前策划、事事上心、论证充分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确保了整星的研制进度,也保证了各个分系统的可靠性。

  迎难而上苦攻关

  对大多数人来说,月食只是一种值得观赏的天文现象,但是对于需要太阳能供电的嫦娥一号卫星来说却是一种生死考验。“嫦娥一号”进入太空后,能源主要来源于其两翼的太阳帆板电池,在月食期间探测器的太阳帆板得不到太阳光,能源供应就会中断。此外,由于月食发生时的温度变化,嫦娥一号卫星的温度将大大下降,有可能导致星上仪器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如何度过月食成为嫦娥一号卫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针对这个问题,饶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很多次讨论。他们查阅资料,反复论证,吃透了月食过程的光照、热环境等对整星的种种影响,终于制定出了针对月食环境特点的单机试验条件和整星试验项目、要求的完整试验方案。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加班加点那是家常便饭,最忙的时候连续几天不回家,就住在单位里,困了睡一会儿,醒了再干。饶炜说,这时候苦的不是身体,而是找不到解决问题时心里无边无涯的焦虑,就好像在黑夜沼泽里行进的人,生怕忽略了任何一点点问题,当发现一丝曙光的时候,他们就欣喜若狂。

  2006年春夏之交。整星热试验开始了。

  在这次整星进行月食模式的试验中,他认真详细地记录每天试验当天出现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原因,写下下一步需要关注的事情。紧张的试验中,饶炜有时候24小时不能休息,时刻关注着跳动的数据,琢磨着这复杂数据变化背后的问题。

  试验中月食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但他就仍然坚持在试验现场判读试验数据,关注各遥测参数的变化。领导跟他说:“回去休息一下吧,前期工作已经很充分,最重要的阶段也顺利过去了。”他笑着说:“这个时候我回去也睡不着,还是等月食模式完全结束了,再睡吧。”几句简单的话语折射出的是一名年轻航天工作者的忘我精神与高度责任感!

  当嫦娥一号卫星终于顺利通过热试验的考核时,疲惫至极的饶炜才长松一口气,像个孩子一样地笑了。

  在饶炜的带领下,研制队伍顺利完成了嫦娥一号卫星初样阶段、正样阶段总体设计的组织协调和控制;整星方案转初样、初样转正样评审文件组织及评审;月食问题的分析和方案制定;整星各阶段研制流程、技术状态的编制与控制;可靠性分析、时序分析、信息流分析、故障分析等工作,保证了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出场并完成靶场工作,圆满发射。

  回顾整个研制历程,饶炜虽抓总,但是全而不乱,有针对、有重点地进行了攻关。他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尽可能准确的给出整星、分系统、单机的工作条件,因而他在轨道设计、整星/部件热控设计、空间环境预示、整星/单机力学条件、能源供应、以及分系统的相互制约条件方面投入了较多的精力,进行了重点攻关。另一方面,由于卫星研制涉及两个较为复杂的分系统——GNC分系统与有效载荷分系统,这两个分系统分别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控制与推进系统事业部和科学院承担,接口较多、相对要求严格,尽管这两个分系统分别设置了副总师,但从总体设计角度考虑,饶炜仍然对这两个分系统给予了相对较多的关注,协助他们进行相关攻关和研制工作;此外,由于结构/热控总体、星箭接口/发射场接口等方面曾是他较为熟悉的专业,因而在这些方面,他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攻克了月食问题等重点难点,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重点抓好以上环节的基础之上,身为总体主任设计师的他通盘考虑、细致抓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遗漏任何一个问题,带领研制队伍顺利完成了嫦娥一号卫星整体研制工作。

  精益求精严要求

  看上去和气腼腆的饶炜,性格里其实有一种不服输的“牛劲儿”,对问题一定是一究到底,对工作一定是精益求精。他深知,“嫦娥一号”这样一项复杂工程,只要稍有差错就会给整体酿成无可挽回的错误,任何一个人的失误都将导致所有人几年的汗水付之东流。因此,在团队里,他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工程系统管理规则,高标准、严格要求每一名同志。年轻的领导说话要有人听,自己就要有表率,让人服气。饶炜严格要求别人先从更严要求自己做起。要求严格了难免会和一些同事有冲突,但是没有一个同志埋怨饶炜,他在群众中的威信反而很高,因为只要卫星出现一点问题,或者工作稍有差错,饶炜总是先主动地从自身找原因,诚恳地进行自我检讨。艰难困苦,他冲在最前,荣誉奖励,他却退在最后。有难题,他和研制人员一起挑灯夜战,别人困了他醒着,别人累了他顶着,不善言辞的他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干的事,这种无声的力量影响着所有的同事。在他这种以身作则、严格精细的领导作风下,整个“嫦娥一号”总体室凝聚力强,工作质量意识强,工作标准高,对问题甚至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

  饶炜对自己也是“锱铢必较”。在整星由初样转正样的过程中,饶炜负责完成整星的初样总结。整星初样的研制工作千头万绪,这份总结既要充分总结前期的工作,让相关专家了解卫星的研制进展,又要能为正样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不是简单地陈述和罗列就能写好的。就为了写好这份总结,饶炜不知道和多少位同事请教过、讨论过,反复修改几十次,甚至推倒以前的结构重新落笔。每一句话他都要琢磨上好几遍,每一个结论都要用数据说话,图表合适不合适,数据有没有错误,文字有没有错别字,同事说他“没看见过谁写总结像饶炜这样困难的呢!”其实不是困难,是他就像酝酿自己的孩子,最终饶炜提交了一份让领导专家都非常满意的总结报告。

  精益求精还在于对自己的所学不满足。爱学习是饶炜的另外一个特点。在“嫦娥一号”三年的研制历程中,繁忙紧张的进度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私人时间非常少,仅有的一点点业余时间也全被饶炜用来学习充电。一个常见的镜头就是他半躬着身子面对电脑或者抱着一本厚厚的专业书籍,钻研技术基础知识和管理业务知识。参加研讨会的时候,也总能看见百忙之中的饶炜抽出时间来参加,并专心致志地听讲,不时认认真真地做笔记。“创新来自不断的学习,它总是基于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吃透技术是航天人永远的主题。”饶炜说。

  谦虚、刻苦、严谨、执着、奉献,饶炜的身上闪烁着老一辈航天人的高贵品格,也闪烁着热情、激情、勇于创新、勇于挑战的年轻活力。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饶炜一样的航天人,嫦娥奔月的梦想才能由神话变成现实,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饶炜一样的年轻人,中国航天的辉煌历程才能一次次被续写,中国人探索宇宙的步伐才能越来越深远而坚实!

编辑:唐伟杰】
相关专题:“嫦娥一号”发射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大衣哥卖大衣否认炒作 谈"孝道" 想回农村 回放
-中国警方要求保障救护车优先通行 必要时警车开道
-兰考回应千万建办公楼无钱盖福利院 被疑转移责任
-法院副院长跳楼自杀 遗书称必然会引起各种猜测
-广州环卫工停工求加薪 福利院空壳17年变办公楼
-李承鹏签名售书遭掌掴 打人者边跑边骂汉奸(图)
-《新闻联播》10大成语榜单 继往开来坚持不懈入围
-莫言出席文艺界联欢言语幽默 正创作3部长篇
-西安发掘巨型渭桥遗址 为同期世界最大木构桥梁
-老太街头摔倒无人搀扶 乞丐将其拉起称不怕被讹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