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穿过战火岁月 俄罗斯老人眼中的中共领导人子女

2008年05月01日 06: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社伊万诺沃四月三十日电 (记者 田冰)三十日傍晚,当记者从莫斯科向东驱车三百余公里,赶到伊万诺沃“斯塔索瓦国际儿童院”时,一位头发花白的俄罗斯老太太正伫立在校门口,向马路的尽头焦急地张望着。

  老人叫瓦连京娜•彼得罗夫娜,时值儿童院建院七十五周年庆典,她正望眼欲穿等待来自中国的三十多位昔日同窗:“说是今天就到的,我很早就从家里赶来了,可是一直没见踪影。”老人不放心,特地找到学校的负责人打听,原来他们明天才会来学校。虽然得到了确定的消息,但是老人脸上还是流露出一丝失落。

  在整饬一新的校园里,在刚刚落成的小男孩铜像喷水池旁,彼得罗夫娜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因父母双亡,彼得罗夫娜在一九四二年被苏联政府送到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上学,后来就定居在这座城市,从事幼儿教育直至退休。“就是在这里,我认识了一大帮来自中国的同学,并且成了始终不渝的朋友。”

  二战期间,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苏联政府于一九三三年在伊万诺沃建立国际儿童院,二十多个国家的共产党人和烈士的后代被寄养在这里,其中的一百一十七名中国学生中,包括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和女儿李敏,刘少奇之子刘允斌和女儿刘爱琴,朱德之女朱敏,以及林伯渠、任弼时、李富春、张闻天、瞿秋白等中共领导人的后代。

  “我认识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刘霞(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语播音指导)、多利亚(李范五之子李多力)、罗扎(李富春之女李特特)……一个个当年中国孩子的俄语名字,老人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连串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后面都隐含着一段真情。如同一串珍珠,穿过战火纷飞的卫国战争岁月,串起了难忘的童年记忆。

  “当时在学校里,大家都公认中国同学非常聪明,非常勤奋。他们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我们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彼得罗夫娜说。几十年来,她和中国同学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这些信件现在是她最珍贵的宝藏。现在上了年纪,眼睛不太好,她就开始和中国同学电话联系,她的儿子为此专门给她买了部手机。

  彼得罗夫娜说,她的儿子谢廖萨在莫斯科工作,“因为今天还要上班,明天一大早他就会赶回来。儿子早就说了,要陪我一起去看他的中国叔叔阿姨们。”

  中国同学的热心肠也让彼得罗夫娜非常感慨。一九八九年,她应邀到北京访问,昔日的同窗好友盛情接待她,陪她登长城,吃烤鸭,听京戏。听说她心脏不太好,还专门请了中医。“那是我几十年来第一次去中国,大家欢聚在一起非常开心,中国的发展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

  今年七十一岁的彼得罗夫娜身体硬朗,她说:“中国同学老给我讲,中国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北京将举办奥运会,我很想在有生之年再去中国看看。” (完)

编辑:魏恒】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