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抗震救灾中国媒体不辱使命 向世界报道灾区真相(2)

2008年06月02日 10:20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以人为本 创新报道

  灾难的残酷与惨烈,第一次如此“原生态”地袒露在公众面前。

  非常时刻催生非常之变。多家媒体在此次抗震报道中,均有突破常规之举。

  依照惯例,涉及中央领导人到地方的报道,通常是在领导人结束视察后发消息。但这一次,新华社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启程赶赴灾区那一时刻开始滚动播发快讯,同时对总书记、总理在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每天都播发3到5条的消息、特写,这些报道被海内外媒体广泛转发。

  15日,人民日报在5至8版推出抗震救灾特刊,这是人民日报60年历史上第一次为重大突发事件推出特刊,也是全国报纸中最早推出的抗震救灾特刊的报纸。大批量的抗震救灾报道对时效性要求强,给夜班增加很大压力,最多的一天见报16个版中有15个要求当晚组版,夜班编辑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特刊的推出,使得人民日报抗震救灾报道从13日占版面40%左右上升为80%左右,保证版面对抗震救灾进行全方位报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利用其独特的媒体优势,充分展开多点采访、多点连线,将获取信息的触角伸入到了救灾的最前方,极大地促进前方听到广播的救灾力量之间知己知彼、应急联动。执行救援任务的成都军区某部李连长说,广播成为他们获取救灾工作全貌的唯一手段。在救援部队中,收音机也是一直开着的,每听到有一个人被救出,官兵们就振臂高呼,小小收音机极大地鼓舞了救援大军的士气。

  截至5月27日23时,央视《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直播已连续播出近300小时,首播新闻1727条,专题133个,创央视新闻直播纪录。国家哀悼日三天,央视内部各频道全部并机新闻频道,全国大多数省市上星频道全部并机或部分并机使用中央电视台信号。

  一直被视为新生媒体的网络,也在这场灾难面前走向成熟。国内各大网站建立了以新闻中心为主、博客、播客、论坛、WAP等多个频道参与的报道团队,24小时不停息地刊发汶川地震方方面面的新闻、信息和评论。5月19日,人民网、新华网和央视国际网站分别推出“抗震救灾专题网站”,其域名选择了此次地震中最令人刻骨铭心的字节:“www.512.gov.cn”、“www.chinarelier.gov.cn”和“www.wenchuan.cn”。中国军网推出20个抗震救灾专题,点击率创历史新高。

  5月12日至26日,人民网和中国抗震救灾网共推出关于四川地震的文字新闻报道近5万篇,其中中文稿件4万多篇,外文报道7000多篇,图片新闻报道近2万篇,原创稿件近4000篇,视频新闻1000多条。人民网手机报推出“抗震救灾特刊”77期,报道新闻信息3200余条;3800多万人次的网友参与了人民网的抗震救灾互动活动,各种形式的留言超过70万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彭波20日表示,互联网媒体在汶川的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和汶川“5·12”地震的传播标志着网络正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体。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或许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宏大的媒体战役中,灾难的残酷与惨烈,第一次被如此“原生态”地袒露在公众面前。残垣断壁、飞沙走石、呻吟哭泣……真实的景象,真实的文字,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恐慌,却令公众更加深刻地体味着灾区同胞的痛苦,感受着生命的意义与相守的重要。

  更多的镜头,对准那些在灾难面前勇敢坚强的普通人。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一张照片被电视台、报纸、网站广为转载:年轻的解放军战士抱着一个灾区的小朋友,战士疼爱的微笑和小孩探究的眼神,成为悲痛海洋中的一抹亮色……它,就出自人民日报的摄影记者雷声之手。

  人民日报注重读图时代照片的良好效果,报社从北京派往灾区的第一个记者就是摄影记者,总编室摄影组共8名记者,这次上前线的就有7人,保证有大量富有冲击力的独家照片见报。

  “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突出人文关怀、彰显人性的光辉”,新华社汶川地震应急报道领导小组在组织策划报道时多次提出这样的要求,多篇聚焦人的命运,颂扬人性光辉的报道通过新华社的电波传向了全世界。

  “我是某某,我现在很安全,请家人放心。”“某某,你在哪里,我很担心你。”一张张写在口香糖纸上、写在香烟盒上、写在废报纸上的“平安纸条”,被直升机从灾区运出,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直播节目被不断播出。广播用看不见的电波架起了一座亲情的桥梁。

  这种人道主义普适的价值观,衔接着灾区与全国,中国与世界的情感。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马杰伟5月19日发表文章《四川地震与媒介事件》,称“汶川大地震犹如强大的磁石一样,把世界各地(尤其是华人社会)的人卷入灾区群众的悲喜交集之中。”

  信息开放  赢得尊重

  “我们所有的数字和事实以及细节都是来自中国的官方通讯社”,美国CNN记者在报道中说。

  开放的信息,赢得了国内及国际舆论引导的主动。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人民日报发挥言论优势,坚持每天都有评论见报,最多的时候一天4篇,“何振华”署名评论、人民时评、本报评论员文章等言论,及时报道灾情、民情、舆情,析事明理,鼓舞人心,成为人民日报的一大亮点,《紧急行动起来》、《灾难中凝聚沉着的力量》、《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等多篇评论被广播、电视、报纸等广为摘播,正确地引导了舆论。

  截至5月27日19时,新华社已经播发有关抗震救灾的中英文文字和图片稿件23662条,发稿量之大前所未有。“我们所有的数字和事实以及细节都是来自中国的官方通讯社”,美国CNN记者在报道中说。

  从14日起到24日,经济日报每天发表一篇评论员文章和署名“金平”的评论,为抗震救灾呐喊鼓劲,呼吁抢修地震灾害毁坏的基础设施,尽快实现灾区通路、通电、通水、通信息;展现了在抗灾一线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和白衣天使不畏艰难险阻,抢修道路,救治伤员的英雄壮举,给人以希望和信心。

  至5月28日,中新社已为境外媒体做了166个专版,很多境外媒体都是整版刊登中新社的报道。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媒体赢得了国外同行的敬意。

  《纽约时报》用“铺天盖地”形容新华社的报道,其评论称,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其中英文网站上大量报道此次地震灾难,定期更新灾情报道,其中包括最新伤亡数字。

  BBC(英国广播公司)5月15日《四川大地震考验中国媒体》称:中央电视台等主要新闻网络都在第一时间推出四川地震报道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报道速度如此之快引起海外媒体注目。

  透过此次不同寻常的地震报道,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透明、以人为本的中国政府。

  美国《华盛顿时报》网络版5月14日报道:《中国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世界赞誉》,国际社会的赞誉主要源于中国此次对灾难的公开处理方式。国家媒体对地震进行24小时报道,全面展现了这场自然灾害的景象。

  美国《洛杉矶时报》5月14日报道: 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的行动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崭新的中国——一个现代、富有同情心、反应迅速和有能力的中国。

  香港最新一期的《亚洲周刊》发表评论《废墟的信息,拒绝信息的废墟》,文中指出:“在四川废墟中站起来的信息自由大国,是一个更有文化耐震力的中国。四川大地震,震碎了多少生命,却震不碎中国的人心。”

  职业精神英雄本色

  “警报拉响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往外跑,但有两种人往里走,一是军人,一是记者。”

  大地在颤动,灾情十万火急。

  “到灾区去!”直击现场,报道灾情,记录中国人民同灾难抗争的顽强精神,成为每个新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勇于挑战,敢于担当;他们克服万难,藐视死亡。

  前方记者在采访中所经历的危险与艰难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他们在一次次的余震中穿梭,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没有道路,他们只能步行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奔赴灾难现场。没有时间睡觉,他们只在疲累之极的时候打个盹;没有地方睡觉,他们就幕天席地,任由周围山体滑坡轰隆作响。灾难的触目惊心、一次次零距离地直面死亡的残酷,更让他们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很多人传回的影像声音嘶哑、面容憔悴,但是他们为观众传递的却是最前沿、最贴近的信息。

  “我在北川采访的时候,遭遇堰塞湖溃堤警报,所有的人都在往外跑,但有两种人往里走,一类是军人,一类是记者。我为我的同行感到自豪。”徐壮志,这位经历过1998年抗洪、2003年SARS等多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新华社记者说。

  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当时正在新疆采访,得知地震发生的消息后,他立即向报社表示自己经历过伊朗地震、印度洋海啸的现场采访,强烈要求立刻前往灾区现场。获得批准后,他一路辗转,于13日下午抵达成都,连夜赶往都江堰灾区。14日赶往重灾区绵竹市汉旺镇,16日下午徒步从映秀镇南下,采访打通道路的艰难情况,随后坐冲锋舟回到都江堰灾区采访。整整4天,他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平均每天休息不到2小时。当他回到成都时,因劳累过度病倒了,在医院输液期间,他还带着相机和采访本,边治疗边采访医护人员。

  新华社记者肖林和几位同事在理县采访期间,突遇较大余震,当时他们正在一幢大楼里采访,危急情况下,他们勇敢镇定,奋力将一面墙推倒,才从楼里撤出,转危为安。由于余震不断导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理县通往外界的道路全部阻断,他们困守“孤岛”,坚持工作7个昼夜,最后是在救援队伍协助下才乘直升机返回成都。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亮14日早晨,乘坐冲锋舟跟随救灾官兵赶往汶川。行至紫坪铺水库狗脚湾峡谷时,突然遭遇山体滑坡,霎时,烟尘四起,从数百米高的山崖上滚落的巨石砸到狭窄的江面上,激起冲天水柱。此时,冲锋舟发动机突然熄火,并被水流冲向岸边,他们改用手划桨紧急自救,后被其他冲锋舟救出,幸免于难。之后,他又背起沉重的采访设备和救灾官兵一起冒着塌方、泥石流的威胁,在山崖峭壁间徒步行走4个多小时,到达受灾最严重的震中映秀镇,立即通过随身携带的海事卫星电话发回现场报道,这是各媒体中最早从震中现场发出的报道。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泉灵,地震发生几天前,还在珠峰5200米大本营那里直播北京奥运圣火珠峰登顶活动。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未进行任何休整的张泉灵主动请缨,从拉萨直接乘车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北川县,在连续十几天艰苦卓绝的一线报道中,以电话连线和现场直击的方式传回了一条条前方的信息。

  在这次地震中,解放军报记者乔天富有3位亲属不幸遇难。他采访路过家门口,忍着悲痛安慰家人,帮家人简单料理完亲人的后事,短暂停留了20多分钟,又随救援部队迅速赶往一线采访。他忘我工作,先后转战到都江堰、绵阳、北川、汶川、映秀等重灾区,在抗震救灾的现场捕捉到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发回大量反映部队官兵抗震救灾的新闻图片。

  中新社记者刘小青家在绵阳市,家中房子在地震中变成了危房,老母亲住进了临时帐篷,13日起,他一直在成都坐镇指挥相关报道工作,直到27日,绵阳泄洪大撤退,才赶回绵阳家中把老母亲搬迁到安全地带,然后立刻又赶回成都。

  5月18日,根据胡锦涛主席的指示,空降兵某部到马柳坪为受灾群众运送物资。解放军报年轻的女记者谭洁跟随部队徒步行走6个多小时,路上多次遇到险情,终于到达现场,采写了《受领主席命令之后》特写,受到军委领导的好评。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梁晓涛深有感触,“这次地震报道可以说打开了中国新闻界灾难性报道新的一页,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尤其感到国家利益的体现和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媒体的关联如此紧密。”

  山崩地裂,方显英雄本色。灾难面前,中国媒体表现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让中国感动,让世界感动。

  “生死关头,中国人显现出舍生取义,守望相助的传统价值观,”中新社总编辑刘北宪说,“中国新闻人铁肩担道义的使命感也被激发出来。这次抗灾报道,正是对整个中国新闻界的一次精神洗礼。”

  李同欣 王舒怀 李 鹤 任胜利 邓晓霞 程少华 刘荔莉(曹镠与刘燕锦对此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编辑:吴歆】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