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中国未来地缘政治走向(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专家谈中国未来地缘政治走向(3)
2009年10月26日 13:54 来源:《环球》杂志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问:中国会把新兴国家当成中国商品的倾销地吗?

  受访者

  张燕生(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新兴市场不会成为中国商品的倾销地,而会成为中国与新兴国家共享发展的合作地。

  对于中国而言,全球视野和大国责任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学家马丁·沃尔夫曾指出,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区别背后的一个关键事实是,市场没有祖国,政府却有。要解决两者之间的内在矛盾,中国就要在积极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进全球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

  实际上,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给予人们许多重要的启示和思考。其中之一,正是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进程。

  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过于强调贸易、投资、金融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却忽视了全球无序开放和竞争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进而扩大而不是缩小全球贫富差距;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进一步增强了华尔街、伦敦金融城等全球金融中心配置全球金融资产的能力,同时却造成了全球系统性风险上升,进而增大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内在不稳定性和遭受外部冲击的风险;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钱大量流向发达国家的事实,造成了穷国为富国实现居者有其屋和改善福利进行融资的同时,却进一步恶化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融资环境,最终使作为金融危机策源地的美国所遭受到的伤害,远小于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所造成的伤害。

  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应该更加强调经济全球化的另几个侧面,其中包括以发展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与合作,以有利于发展为目标的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开放和改革,以关注发展问题为新视野的低碳社会建设、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减排等。

  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会不会成为中国的加工厂?

  受访者

  何茂春(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王文明(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常务理事)

  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升级必然会导致产业发生转移。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产业转移到周边国家的可能性比较大一点,转移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因为那里的生产制造成本未必低于世界其他地方。此外,把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放在一起来看也不太科学,因为每一个具体国家的比较优势并不一样。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产业转移最好的选择是非洲国家。非洲许多国家的官员、企业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他们希望中国把适合非洲需要的技术与设备转移到非洲去。因为这些技术和设备虽然在中国面临着转移,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是旧的设备,也不意味着它们是不合适的技术。相反,大量的技术、设备都是新的,是非常好的,是特别适合非洲的需要的。

  但是因此说,未来几十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会成为中国的工厂,那是不正确的。就目前来看,在这一地区,中国企业比美国企业要少得多,比欧洲企业、日本企业也少得多。

  让下一个经济奇迹在非洲再现不是没有可能的,它的发生需要世界的合力。如果非洲要尽快发展的话,它就要成为全世界的先进国家积极参与建设的一个大工厂,其中会有中国的身影,但中国不会是唯一的。

  问:中国会掠夺非洲资源吗?

  受访者

  何茂春(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王文明(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常务理事)

  国际上一些媒体炒作的所谓“中国在掠夺非洲资源”的说法并不公平。中国有资源进口需求,而矿产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有将本国资源输出、转换为资本的需求,所以这是自愿、互惠的市场行为。

  从理论上来讲,每个国家的资源都会逐渐因使用而枯竭,而最先枯竭的肯定不会是非洲,这是非洲目前最大的比较优势。但是如果非洲不把资源拿出来开发的话,它要改变落后的面貌也不可能。非洲需要把资源的优势变成发展的优势,它迫切需要开发资源,建立工业体系,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而中国恰好可以充当合作伙伴的角色。

  非洲国家现在普遍向东看,所谓的“向东看”就是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因为他们知道中国与非洲在资源合作方面一直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是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来运作的。非洲在与中国共同开发资源的同时,其国民经济和社会综合水平正在不断发展提升。

  事实上,中国与非洲之间联系的纽带不仅仅是“资源”。过去10年中,中国与非洲的贸易规模增长10倍,中国2008年超越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高达1070亿美元。

  其实,一旦世界接受了一个变化了的非洲,接受了一个发展了的中国,接受了中非的新合作关系,恐怕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怀疑和担心了。

  问:中国人会不会跑到非洲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大规模包种土地?

  受访者

  江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事实上,所谓农业“走出去”的探索,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已经在做了。中东及北非地区一些农业资源匮乏但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就有类似的考虑,利比亚与号称世界“大粮仓”的乌克兰在进行种植小麦的商谈,沙特阿拉伯也将在海外投资农业及牲畜养殖项目,而韩国和日本都在拓展海外农场。

  有报道说,日本在海外拥有1200万公顷的农田,面积相当于日本国内农田面积的3倍。韩国也曾有数十家企业“走出去”,在阿根廷、俄罗斯、蒙古、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种地,但有些并不成功。2009年4月,韩国还在蒙古以无偿援助的方式获得27万公顷的土地,将来可用于种植。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登了一篇报道说,在食品供应压力的推动下,中国正将目光投向全球农场,考虑在“海外屯田”种粮,并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

  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所提出的农业“走出去”战略不是海外屯田计划,中国也没有海外屯田计划。

  中国农业“走出去”主要是像《纲要》所明确的,在国际合作的进程中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这个粮食是广义的,包括大豆、食用植物油。当然,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以多种方式和当地开展一些油料作物种植、粮食生产、蔬菜、水果生产,应该说国家政策也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去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条件进行的,但并不是中国的农民或者企业到海外去购买,或者长期租用其他国家的土地,大量地种植粮食。

  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靠“海外屯田”来解决粮食安全是不现实的,中国的粮食安全只能立足自己来解决。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