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中国未来地缘政治走向(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专家谈中国未来地缘政治走向(4)
2009年10月26日 13:54 来源:《环球》杂志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问:“金砖四国”能与八国集团比肩吗?

  受访者

  庞中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教授)

  “金砖四国”中的这四个国家现在都是规模很大的国家,无论是在领土、人口,还是在文明、思想创新方面,都不可小觑。像中国和俄罗斯在联合国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国际地位较高,再加上军事和外交上的实力,从哪方面看都是大国。

  不过,在目前的经济体系中,这四个国家加到一起,甚至非西方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加到一起,与八国集团相比,差距都还是非常大的。

  在未来60年里,如果经济的发展趋势能和现在一样,也就是说“富国俱乐部”成员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下降,而非“富国俱乐部”成员上升,那么,“金砖四国”达到与八国集团比肩的程度,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不过,如果把“金砖四国”看成像八国集团那样的组织,这个组织内部的差异非常大。比如中印这两个相邻的大国在亚洲的恩恩怨怨已经演绎了几十年了,除了领土问题以外,两国都是崛起的国家,肯定会存在着竞争和冲突的一面。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也在地域上相连,俄罗斯拥有着巨大的领土面积,即使是人均领土面积也是很大的;而中国领土面积只大约相当于俄罗斯的一半,人均方面要更少,俄方一直担心中国觊觎其西伯利亚的领土,担心中国崛起后,下一代人是否会承认现在两国的边界条约,会不会要回当年沙俄占有的土地。巴西与欧亚大陆这三个伙伴也有很大的差异性。

  四个国家最终是不是能团结在一起,克服分歧与差异性,在全球政治上与西方平衡,还很难说。

  问:中国会发生类似“9·11”的恐怖袭击事件吗?

  受访者

  李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所长)

  不是说一个国家强大了,就会变成全世界的敌人。只有总是试图干涉别人,才会引起仇恨。中国采取的外交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能避免类似“9·11”恐怖事件的发生。

  尽管近年来中国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不断上升,影响力也在扩大,但是中国所采取的外交政策,所奉行的外交原则和处理国际事务的准则,不同于西方的扩张式的或者说带有很强侵略性的外交扩张政策。

  中国外交的总体思路,是承认国际关系的多元化,包括各种民主价值观、各种民族宗教文化的多元共存,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寻求的是共赢、多赢,构建和谐世界。无论中国今后的实力发展到何种地步,都不会采取美国那样的外交战略,对外输出价值观,要对别国进行民主改造、搞“颜色革命”等等。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仍然会存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矛盾,有些矛盾甚至可能暂时激化。在这样的客观形势下,未来60年内,要完全避免一些稍具规模的恐怖暴力事件也是很困难的。

  随着我们反击力度不断加大,“疆独”和“藏独”势必会负隅顽抗。这时候,他们更可能采取暴力手段。可以说,“疆独”势力和部分“藏独”势力的暴力化倾向已经成为定局,甚至在一定时间段内,他们的恐怖暴力活动逐步升级的趋势可能会凸现。

  此外,我们还要应对一些其他的威胁。比如随着国内矛盾的凸现,可能会导致极少数对社会不满的人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尤其是如果这部分人与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他们将是我们面对的主要威胁。

  问:中国会不会与其他国家发生海上冲突?

  受访者

  李杰(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在海洋的利益也越来越多,海洋资源和海上交通线等对中国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国有句老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海上活动越来越多,发生海上冲突的可能性必将会增加。

  中国附近海域的部分大陆架可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我们已经开始在东海进行油气资源开发。在钓鱼岛附近的海底,据说可能有一个相当于中东石油储量2/3的大油田。所以钓鱼岛问题,不仅仅是领土主权问题,还有重大的能源资源利益。

  中国在南海地区面临的争端也非常突出。中国周边其他国家在那里已占领了40多个岛礁。他们为什么要占这些岛礁?实际上也是为了海底的石油、可燃冰等重要战略物资。当然对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岛礁争端,中国会本着友好协商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处理好,避免出现擦枪走火。

  影响中国海上战略通道稳定的,除了与一些国家的海洋权益争议外,海盗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威胁。相对而言中国与海盗这样的非国家海上力量发生冲突的可能要更大一些。中国在一些重要的海上战略通道的利益越来越大,比如马六甲海峡、索马里海域等。现在我们每天有近100艘大船要通过索马里海域,将来会更多,所以这些地区的安全畅通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环球杂志2009年第20期稿件,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