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出2009年“改变”世界的十大事件(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中新网评出2009年“改变”世界的十大事件(2)
2009年12月22日 09: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日本政局世纪轮替(9月16日)

  9月16日,执掌日本政坛半个世纪的自民党终于告别日本政治舞台中央,新首相鸠山由纪夫为首的民主党上台。和奥巴马上台一样,鸠山就任也是日本人多年来对经济乏力、世袭政治等现状不满的结果。果然,这位新首相一上台,就抛弃了日本最著名的“脱亚入欧”政策,喊出了重视亚洲的口号,提出了东亚共同体的建议。这把日本的头号盟友美国惊出了一身冷汗,日本新政府在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上的态度,更让美方不爽。多年的忠诚小弟要反?美国当然不答应。

  完全非拉丁语网址将出现(10月30日)

  10月30日,全球互联网管理机构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批准,国际互联网可使用中文、阿拉伯文和韩文等非拉丁字母文字注册域名。据悉,新域名可于明年初开始使用,当中又以中文及阿拉伯语的域名需求量最大。目前,在全球16亿网民中,有超过一半人的母语不是英语,让他们摆脱仅限于拉丁字母的网址的束缚,将大大有助于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和利用,可谓意义重大。这是ICANN的一小步,却是使用非拉丁文字的半个人类的一大步。

  欧盟一体化成型(11月3日)

  11月3日,捷克批准了《里斯本条约》,欧盟一体化终于扫清了最后障碍。经过八年漫长等待和争吵,欧盟得以开启一个新时代。12月1日,《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该条约改革了欧盟决策程序,减少使用一票否决权的决策领域,增加了欧盟决策效率。在生效之前,欧盟还选出了“总统”和“外长”,尽量使欧盟用同一个声音说话。有评论说,通过“内外兼修”,欧盟希望加速推进一体化进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影响力。面对这个全球力量不断变化的时代,欧洲人选择了站到一起。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12月7日)

  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哥本哈根拉开帷幕。192个国家、110国元首同意出席、1.5万人参加,说明了各国对会议的重视。目前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约为470亿吨的二氧化碳当量,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550亿吨以上。为保证全球气温的上升能有50%的概率不超过2℃,2020年全球的碳排放当量不能超过440亿吨;而即使按照世界各国过去几个月的减排计划推算,2020年的碳排放约为460亿吨。因此,这次大会能为拯救这颗星球做些什么,无疑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时的全球视线中心。

  世界经济秩序重建(2009年)

  从2008年开始刮起的金融危机使全球深陷衰退之苦。4月的G20峰会上,经济刺激更是绝对的焦点话题。增加支出、宽松货币政策、降息、加大基建投资……经济危机除了促使各国纷纷推出刺激政策,更引发了一场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开始走上前台:中国被视作全球复苏的领军者之一,G20取代G8成为全球议事中心,金砖四国首次召开峰会广受瞩目,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份额将得到提高……危机过后,老牌发达国家开始明白,他们必须学会正视往日不起眼的“小伙伴”了。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