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直指中国和伊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直指中国和伊朗
2010年02月20日 13:58 来源:环球杂志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经过近一年的推敲和打磨,引人瞩目的美国最新一期《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于2月初出炉。其中的涉华部分,与105页的总体篇幅相比虽然着墨不多,但却暗含玄机,值得深思。

  《环球》杂志记者/杨晴川

  《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是美国军方用来分析战略目标和研究潜在威胁的国防政策指导性文件,也是外界了解当前美国军事理论和战略意图的重要窗口。这份报告将对美国的国防战略、项目和资源进行广泛的审查和盘点,并按照与之发表日期最近的一份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来确定军力结构、现代化计划和预算计划,以使美军在中低风险情况下执行该战略规定的各类任务。《四年防务评估报告》还按照美国的国防预算水平来设计美军的任务种类。

  《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理论上是四年出台一次。1996年,第一份报告问世。第二份最初在2000年底出台,但因次年“9·11”事件发生,美国安全局势骤变,所以布什政府在2001年对2000年的报告进行了更新,这两份算是一份。第三份报告也推迟到2006年才出台。今年出台了第四份报告,算是使周期回到了正轨。

  除去前言和结论,今年的报告正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国防战略、军力调整、军人福利、军事外交、国防采购和危机管理。其中第一、二和四部分明确提到了中国。

  区别对待中国和印度

  报告第一部分在论述重要地缘政治趋势时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都在崛起,将继续影响一个已无法轻易定义的国际体系。其中美国仍将扮演最强大的角色,但为维持稳定与和平也越来越依赖重要的盟友和伙伴。崛起中的大国(中印)是否以及如何充分融入全球体系将成为本世纪的决定性问题,他们的成功符合美国的利益。”

  仅从字面上看,美国似乎一视同仁地欢迎新兴大国力量增长。但仔细比较,这份报告对中印的措辞和语气是有显著区别的,而且似乎还包含着“联印制华”的意味。

  报告在描述印度时是这样说的。“随着印度经济实力、文化传播和政治影响的增长,她正在全球事务中扮演更具影响力的角色。这种日益扩大的影响力,加之其与美国共同拥有的民主价值观、开放的政治体系和对全球稳定的承诺,将提供许多的合作机遇。”

  报告说,通过增加国防采购,印度军事能力正在迅速提高,而这些采购项目包括远程海上侦察、海上拦截和巡逻、空中拦截和战略空运。“印度已经通过打击海盗、维和人道主义援助以及救灾工作建立起全球军事影响力。”报告还着重指出,“随着其军事能力的增长,印度将成为印度洋及以外地方的‘安全净提供者’,并以此为亚洲做出贡献。”

  在说到中国时,报告虽然同样承认中国实力在增长,但语气要保留许多,而且充满怀疑。

  在第四部分,报告用了一个很长的段落分析评说中国及美中军事关系。

  报告说,中国快速发展的全球经济力量和政治影响力,加之其同样快速增长的军事能力,成为亚洲地区战略环境中的核心和决定性要素之一,在全球安全事务中也日益如此。中国在区域和全球经济和安全事务中日益增长的存在和影响“是不断演变的亚太战略格局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报告说,为了给自身更大的区域和全球利益提供支持,使之在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方面发挥更为重大的作用,中国已开始对其军队的角色、任务以及能力做出新定位,“这将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一个更实质和更具建设性的角色。”“美国欢迎一个强大、繁荣和成功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的崛起”。

  然而,接下来,报告话锋一转,称(中美关系)“未来并不确定……为审慎起见,美国将防范另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说,即使通过合作方式,也可能无法防止(中美)破坏性竞争和冲突”。

  报告接着老调重弹,又翻出所谓“中国军事透明度”问题。

  “中国军事现代化有限的透明度——包括能力、意图和投资等方面,仍然是所在地区一件日益堪忧的事情,从而增加了误解和误判的潜在来源。”

  “缺乏透明度、中国军事发展的性质和决策过程,使人对其未来在亚洲和以外地方的行为和意图提出合法性的问题。有关其军事现代化计划的步伐、范围以及最终目的,中国只分享了有限信息,使人对其长远意图也提出了一些合法性的问题。”

  联想到美国近年来与印度加强军事合作的动向,此次报告将中国和印度区别对待,明显是别有用心。此外,鉴于“东亚的复杂形势”,报告还建议美国同时加强地区伙伴的作用,包括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至于这一围堵战略针对的是谁,明眼人一看便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