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探路化解基层矛盾 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重庆探路化解基层矛盾 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

2010年07月05日 11:04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重庆探路化解基层矛盾

  基层综治工作往往看似有人抓、有人管,其实容易存在目标、分配、责任都是大锅饭的现象

  我国当前处于社会矛盾凸显、刑事案件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特殊时期,各类社会矛盾都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显现出来,越往基层走,矛盾越多,问题也就越突出。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化解基层矛盾,成为从上到下致力解决的课题。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在重庆市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重庆政法综治部门着力构建一体化大综治格局,把综治维稳的重心落在基层,收效显著。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问题在基层,就要把基层的问题解决好。把基层的问题都解决好了,矛盾都化解了,全市各个方面的情况就会出现一种比较健康的环境。”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光磊说:“2007年初,重庆市综治委就专门组织了十多个调研组,深入到基层,跑了很多地方开展调查研究,多方听取意见。在调研当中我们发现,基层综治工作存在着目标、分配、责任都是大锅饭的现象,看似有人抓、有人管,其实往往是一种人浮于事、工作无人负责,任务也不具体的状况,有的地方甚至还处于一盘散沙的局面。针对这种局面,我们拿出的办法就是一体化大综治。”

  综治维稳触角深入基层

  一体化大综治格局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在乡镇(街道)建立以综治办为平台,依托司法所、信访接待室等办公场所,在不改变部门隶属关系和工作职能的前提下,由综治办统一协调,采取紧密协作和联调联动组织模式,整合综治、信访、公安、司法、安监、武装资源和力量实行“六位一体”。在村(社区)以党组织为平台,建立综治工作站,整合综治、信访、警务、调解、治保、安全监管、民兵资源和力量,实行“七位一体”。把承担社会管理、履行维稳职能多个部门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信访统一接待、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治安问题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据介绍,目前,重庆全市有1600个乡镇街道,10000多个村和社区都建起了综治办、综治站,以及六位一体、七位一体的工作平台,实行了齐抓共管、合成治理的一种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刘光磊表示:“基层综治平台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把综治维稳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深入摸排各种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预防,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和各种问题都化解在萌芽状态。这几年来效果非常明显,矛盾纠纷化解率都在85%以上。”

  重庆市武隆县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在这个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地区,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就没有良好的旅游秩序。安全稳定是这个县发展的基础所在。

  本刊记者在当地采访时了解到,位于该县仙女山镇的天生三桥景区和龙水峡地缝景区,由于历史原因与当地农民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分配问题,群众从2008年5月开始为此上访。

  “在景区建设之初,一家公司于1997年在景区核心区占用了三个村2670亩土地,其中耕地431亩、林地2239亩,以山林保护费的名义按照50元/亩的价格租用70年。并且只支付了一个村13000元的租赁费,其余并未付清。”武隆县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孔正波告诉记者,“随着武隆县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此后的征地标准达到了大约每亩万元,而此前的公司早已放弃开发离开武隆。三个村的村民看到这个情况,自然感到难以平衡。他们推举出了代表,到仙女山镇反映情况,要求按照征地补偿办法,对景区占用的所有土地、山林进行赔偿。”

  “事情一出,我们的综治平台就开始运转了。一是由多个部门的同志组成专项工作小组,进驻天生三桥景区、地缝景区对景区占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以报告形式书面报告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领导,争取政策支持。二是与涉及农户进行沟通,引导其走合法的上访渠道。三是镇政府多次召开综治、信访、财政、公安、司法等多个部门联席会、群众代表会,组织村社干部、群众代表、律师等多方人士,利用听证的办法,力求达成共识。”仙女山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倪安生告诉记者。

  最终,涉及农户与新的旅游公司在今年5月达成协议,以耕地每年每亩350元,林地每年每亩80元的价格,采用土地、林地限期流转方式进行租用。协议五年一签,由县农业局、县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完善手续,并进行司法公证,有效化解了一件群体性上访事件。

  孔正波说,综治平台已经实现了全覆盖,群众可以到村委会,也可以到乡镇街道,都有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人员为其解决问题。武隆县仙女开发新区近三年来已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29起,调处率为100%、化解率为100%,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200余起,实现了到县、赴市、进京“零上访”目标。

  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

  刘光磊介绍说,过去的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治理,是单一的部门和单位单打独斗,现在变为综治成员单位的合成治理。这中间,基层综治平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具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能够把工作抓得更实。

  比如说近三年来组织了治安协勤队,社区巡逻队,还有护村队、护厂队、还有平安志愿者队伍,这些力量整合起来,同样是一体化大综治格局的有生力量。这些队伍发挥的作用非常大,不可替代。通过这些工作,全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不断的上升,据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群众安全感入户抽样调查显示,2009年重庆群众安全感达到了96.62%。

  以九龙坡区为例,该区已经在村(社区)组建了177人的综治专职工作队伍,417人的流动人口专兼职协管员队伍,670人的专职社区巡逻队,700人的治安协勤队,5100人的守楼护院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和以机关干部、党团员、社区积极分子为主要力量的1000余人的志愿者(信息员)队伍。

  “我当志愿者两年多了,我们社区的志愿者有50人,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分成两班,白天10人、晚上15人,在社区的重要路段巡逻。一方面防范违法犯罪,另一方面也收集治安隐患信息,还用喇叭喊话,比如说提醒居民关门关窗。我们抓住过偷盗电缆电线的,今年上半年还收集上报了5条治安信息。”渝北区回兴街道宝圣东路社区36岁的平安志愿者黄明琼告诉记者:“我现在在超市当营业员,工作不算很忙,时间上还能安排过来。我们都住在这个社区,为社区服务是应该的。”

  此外,刘光磊介绍说,去年6月以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纪检、监察、经济等多条战线整体联动,依法打掉了一大批涉黑团伙,铲除了一批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这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优化了社会治安环境。

  社会管理试水基层自主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事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社会管理仍存不少薄弱环节。反映到高层的信息显示,近年来一些城市治安乱点引发诸多问题,使加强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中央明确要求,针对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应下大力气尽快解决一些重点问题。能不能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

  本刊记者在重庆市了解到,重庆市依托基层组织和居民自主管理进行的有关社会管理创新尝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南岸区南湖社区成立于2001年11月,最初的大部分居民都是下岗职工和“农转非”居民,住宅楼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修建的。大门无人看守、清洁无人清扫、水电费无人收取……这是当时南湖社区不少老式居民楼状况的真实写照。

  “以前我们这一片生活设施、环境卫生比较差,治安状况也混乱得很,打架、盗窃、杀人,什么事情都发生过,不仅是市公安局挂牌整治的重点,也是城管执法的难点。”70岁的南湖社区花园8村6栋居民谢培秀说:“要引进物业公司管理费用太高,居民肯定承受不了。我就想,我们居民能不能自己搞物业管理呢?我跑到社区居委会把这个想法一说,得到了大力支持,这个事情就搞起来了。”

  2002年4月,居民自助式物业管理在花园8村6栋正式运转:居民每户出资100元修建了值班室;在社区内招聘4名失业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负责护院、保洁、绿化、代为租赁房屋等;居民每月缴纳物管费,主要用于物管人员的工资、化粪池和下水道的清掏疏浚、水费电费公摊收取等公共事务的支出。

  南湖社区居委会进一步在居民大会上采取无记名的投票方式,选举出热心公益的事业,乐于为群众服务的居民为代表,组成楼栋的物业管理业主代表,参与制订楼栋的居民公约,管理制度,尤其是楼栋的治安管理制度、租赁制度等。

  作为花园8村6栋的楼栋长,谢培秀告诉记者:“我们楼栋搞起物业管理,好处明显。一是治安案件明显减少。以前偷盗、打架、赌博的事,现在基本上没有了。二是矛盾纠纷好化解。搞了自助式物业管理,邻里之间的交往多了、关系紧密了,也更和谐了。有点小纠纷可以随时口头化解,大矛盾也有楼栋长及时上报社区;三是有人为居民服务了。环境卫生,维修维护都有人管。空置的房子由物管代为租赁,也不会租给违法乱纪的人;四是还解决了社区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给一些下岗的、出狱的社区居民提供了工作机会。”

  6栋的进口在南坪的一个背街处,附近小卖部不多,于是在谢培秀的提议下,居民们又自建了一个小卖部,销售一些大家生活中需要的饮料、副食等。同时,这也是全楼的一个创收手段,小卖部的收益除了与物业管理员按比例分成外,其余的就用于楼层的公益性支出,包括物管人员的工资、公共事务的支出和年终对居民们的奖励。“现在,我们的物管费每个月只有18元,年底还要发100多元的油和米。”谢培秀说。

  目前,南湖社区已有14栋楼房实施了这一管理模式,每个月的物管费最低的只有5元,最高的也不超过23元。

  南岸区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杜孝群说,依托自助式物管这一模式,实质上将矛盾纠纷的调解、楼栋治安防控、流动人口的管理、刑事解教人员的帮教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社区建设的一种有益的尝试探索。□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泽伟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