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七战七捷震海疆(组图)(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海军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七战七捷震海疆(组图)(3)

2010年07月29日 09:59 来源:中国军网   【字体:↑大 ↓小
发射对海导弹。刘亚迅摄(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发射对海导弹。刘亚迅摄(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第八次战斗,就在下一分钟打响”

  支队战斗精神教育展厅,悬挂着一张特殊的图板。

  8块并列的图板,前7块上分别张贴着支队组建以来所参加的7次战斗的名称、场面及时间。而在最后一张图板上,只有一句话“第八次战斗,就在下一分钟打响……”

  一个省略号,带来悬念的同时,也给官兵留下这样的思考:打赢第八次战斗,我准备好了吗?

  辉煌的战果,是前人创造的光荣历史,只可仰望,不足骄傲。

  为确保属于这一代的“第八次战斗”取胜,他们天天枕戈待旦,厉兵秣马。以打仗的方式训练,以训练的方式打仗,是支队几十年不变的传统。

  “把每一次训练都当成打仗”,说起来容易,做到就难,坚持做下去就更难。

  难在哪里?支队长严正明告诉记者:难在和平时期长了,当“和平兵”、“和平官”的思想重了;难在指挥员能否端正训练指导思想,“训为看”还是“训为战”;难在一些官兵认为比武“拿第一”就等于战时能“打胜仗”了。

  今年7月,支队5艘舰艇参加上级组织的海上实兵实弹演练。虽然是演练,但一切都为着实战展开。

  某舰指挥舱内一片繁忙,检查火控系统,搜索海空目标,计算射击诸元,测算攻击距离,各单元临阵不乱,有条不紊,成功将来袭导弹击落。

  这次演练,支队取得多项新突破新探索,防空武器远近结合连续抗导、舰艇编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遂行远程精确打击和综合防空反导作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然而,在演练总结大会上,支队长严正明看到的却是一连串问题,当场指名道姓进行严肃批评。

  演习结束后,他们不是忙着出经验、报成果,而是进行检讨式总结,复盘态势,分析各种数据,过筛子查找问题。“如果在演练中不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了战场上就会出大问题!”这是支队官兵的一致回答。

  “每次出海都是一身冷汗!”谈起支队的训练,全训合格已5年的老舰长包道华最有感触。

  一次,他率舰出海进行例行性防空反导训练,刚离开码头,支队参谋长赵卫东就“刁难”起他来:

  “航道上发现水雷,赶紧规避!”“后甲板中弹起火,立即组织灭火!”一个又一个险情紧接着传来。就在官兵手忙脚乱之时,舰上又响起“敌机”空袭的警报声……

  从上午8时到11时,赵卫东一连出了10多个题目。就是这种“饱和式”随机出险情的训练方式,练出了舰长们临危不乱的指挥本领和官兵们处变不惊的应对能力。

  一次,支队参加上级组织的编队海上导弹实际攻防演练。风高浪急的海面上,3枚导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编队接连袭来,兄弟部队驱逐舰突遭电磁干扰,无法抗击。

  关键时刻,舍我其谁。两艘护卫舰快速反应,连发3弹,将来袭导弹一举击落。

  随着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扎实推进,这个支队当年显赫一时的武器装备如今逐渐步入“老龄”阶段,与同类型部队装备出现了“代差”。

  老装备如何面对新挑战?主抓训练的副支队长陈宜标说:“战争可能随时打响,对手绝不会等我们有了新装备才发起进攻。只要我们主动作为,挖潜增效,老装备照样能成为战场上的‘杀手锏’。”

  “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北洋水师拥有的7335吨的铁甲舰定远、镇远是亚洲最具威力的海战利器,为何最终以失败告终?”支队党委“一班人”的回答坚定而理性:追求战争胜利,仅靠先进武器装备是不够的,更多是靠精于战备、熟练掌握装备的人。

  剑不如人,剑法须胜于人。多年来,他们用新战法 “调度”老装备,利用舰艇操纵、导弹攻击、对潜攻击、损害管制、舰炮射击等技战术基础科目的模拟训练场室,反复演练,打牢训练基础,强化驾驭装备能力,努力达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

  有人形象地比喻,他们是海军现代化建设的“试验田”。 仅最近5年,他们被全军、海军推广的经验就有60多条,承担的全军、海军试点任务就有30余项。反舰导弹作战反应时间、副炮系统压弹挂弹时间均缩短了70%,在航舰艇装备完好率始终保持在优秀以上,信息化条件下“驱护舰编队打击‘敌’水面舰艇编队”等一大批新战法得到检验。

  2009年初,支队承担了新一代水面舰艇训练大纲试训任务。面对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方式转变这一全新课题,支队充分发挥官兵的智慧,探索形成了由点到面、由单系统到多模块的训练新路,率先在海军推出一套新题库、一套实装模拟训练软件等新“八个一工程”。

  到年底,在为期15天的检验性远航战术协同训练中,他们结合网上推演成果,开展驱护舰编队封控作战等使命课题演练,实现了首次结合专项任务远航训练、首次独立组织与海监兵力协作训练、首次在远海实施实战化训练等突破。

  从1998年开始,全军军事训练等级评定试点。那一年,支队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此后12年间,在这一代表全军军事训练最高水平的等级评定中,支队连续12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