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十年:中央投入加大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西部开发十年:中央投入加大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2010年08月10日 1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8月10日电 卫生部今天召开发布会,介绍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落实医改任务,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农村卫生服务的有关情况。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何锦国表示,西部大开发十年中央投入不断加大,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何锦国介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卫生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大力支持西部卫生事业发展,使西部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有效保障了西部地区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对于过去的工作主要有八个方面的成果:

  一是中央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1至2009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西部地区卫生专项资金863.3亿元(包括基建项目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占全国(1847.8亿元)46.7%。专项经费一方面用于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约245.5亿元),重点开展业务用房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另一方面用于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预防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卫生、妇幼卫生、社区卫生等(资金约617.8亿元)工作,支持西部地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配备急需的医疗卫生设备,补助必要的工作经费等。

  二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逐步加大对西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倾斜力度,从投入方向、资金安排、补助额度、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等方面向西部倾斜。“十一五”以来,安排中央专项投资245.5亿元(占中央安排总投资490亿元的50.1%),共建设项目2.98万个。重点支持的专项建设包括采供血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区城市初步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市医院相衔接的医疗服务体系,在农村形成了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骨干、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卫生服务网。改善了人民群众健康状况,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通过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西部建立了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自2003年开展新农合试点工作至今,卫生部积极推进西部地区新农合制度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调研和指导,努力提高西部地区新农合管理水平,确保参合农民持续受益。2010年上半年,西部地区有1052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国总数的39%。西部地区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均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人口2.64亿,参合率达到94%。

  四是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效果显著。西部12省是我国传染病、地方病高发地区,卫生部根据西部12省份疫情状况的变化和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防治政策和治疗方案,加大对西部地区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投入力度。2004至2009年中央转移支付艾滋病项目经费21.7亿元用于西部12省,占全国经费总数的44%。2001至2009年,中央财政在西部地区共投入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7.1亿元。主要提供抗结核药品、病人管理费、督导、转诊追踪、专报、乡镇查痰点等领域经费,西部地区12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从2005年6月开始DOTS(督导短程化疗)覆盖率达到了100%。2001至2009年,西部地区十二省共治愈新涂阳612680人,治愈率为90.28%。

  西部地区自然环境严酷,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结核、碘缺乏病、布鲁氏菌病、氟(砷)中毒、包虫病、大骨节病等重大传染病、地方病主要发生在西部。近年来,卫生部不断加大中央转移支付经费投入力度,用于支持西部地区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2005至2009年,向西部地区拨付经费17966万元,用于开展流感、布病及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登革热和手足口病的监测、疫情处理、培训及健康教育工作。2004至2009年,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病防治项目安排西部12个省份12.15亿元,占地方病防治补助经费总额的75.8%。2005至2010年,中央转移支付包虫病防治项目共投入29357万元,支持四川等7个西部省份开展病人查治、传染源犬管理和驱虫、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等工作。累计筛查病人131万,近4万包虫病患者得到免费救治。

  五是夯实西部卫生应急工作基础。西部12个省(区、市)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自然环境严酷,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结核、碘缺乏病、布鲁氏菌病、氟(砷)中毒、包虫病、大骨节病等重大传染病、地方病主要发生在西部。近年来,卫生部不断加大中央转移支付经费投入力度,用于支持西部地区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2005至2009年,向西部地区拨付经费17966万元,用于开展流感、布病及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登革热和手足口病的监测、疫情处理、培训及健康教育工作。2004至2009年,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病防治项目安排西部12个省份12.15亿元,占地方病防治补助经费总额的75.8%。2005至2010年,中央转移支付包虫病防治项目共投入29357万元,支持四川等7个西部省份开展病人查治、传染源犬管理和驱虫、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等工作。累计筛查病人131万,近4万包虫病患者得到免费救治。,卫生基础设施薄弱,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滞后,专业水平不高。近年来,卫生部对西部地区卫生应急工作十分重视,对西部地区给予资金物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人员、物资、技术支持和指导,同时,协助西部地区做好反恐怖、中毒、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2008年汶川和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灾情后,卫生部组织协调全国医疗卫生资源对灾区开展紧急医疗卫生救援,并在恢复重建阶段制定了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方案和指导意见,重建医疗卫生机构。

  六是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大力培养西部地区卫生人才。卫生部申请中央专项资金,设立了西部卫生人才培养项目,援疆、援藏项目,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试点项目,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卫生监督人员培训项目,中西部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等。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卫生部与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选派城市三级医院医师支援县级医院、城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2005至2010年,中央财政投入6.00亿元在西部11个省(区、市)开展了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西部地区的380家城市三级医院派出医务人员13600余人次支援县级医院,派驻医师诊疗病人近2300万人次,开展手术40万台次,有效提高西部地区卫生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为西部地区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人才。

  七是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确保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央财政2003至2006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加强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卫生监督执法工作。4年共投入资金12亿多,惠及中西部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时,组织开展公共卫生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各种危害群众健康的违法行为。有效改善了西部地区的卫生执法条件,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全面推进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八是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卫生城市、卫生村镇创建活动,农村改水改厕、安全饮水工程等工作,有效提高了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环境卫生水平。2004至2010年,中央投入16.4亿用于西部442.3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通过中央项目的实施,加快了西部地区农村改水改厕步伐,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为防控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了贡献。 (据网络直播文字整理)

参与互动(0)
【编辑:张艳红】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