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油管爆炸事件救灾纪实:关一个阀门拧8万圈(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大连油管爆炸事件救灾纪实:关一个阀门拧8万圈(2)

2010年08月10日 17:19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李永峰是怎么知道泵房要爆炸的呢?“油泵房里有大量的油,我忽然发现它的声音不对了,刺刺刺地响,火的颜色也不对了,原来是红色的,突然变白了,而且管线来回乱动,这就说明要爆炸了。”凭着丰富的经验,李永峰带战士们躲过了一劫。

  “他半月板有伤,跑得最慢,当时我急得直骂他。”李永峰指着王国开笑着说。“事后我想,他是在断后,确保战士们全出来他才出来。”

  “大队长不是骂,那是急的。”王国开说。一同出生入死的经历,让他们异常默契。

  “这么大的火,能让我的兄弟们都活着出来,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比得多少奖,立多少功都强。”说到此处,李永峰这个身经百战的汉子,眼圈红了。

  关一个阀门要拧8万圈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着火的罐区处在南北向的创业路和东西向的迎宾路交叉口西南角。大爆炸把消防员从103罐附近推到了迎宾路上,几个小时坚守的阵地,瞬间失守。

  此时,大火已经烧到创业路东边。郑春生发现,他负责的南海罐区42号和37号储油罐,保温层已经烧得脱落,剧毒的化学品罐区就在一步之遥。

  化学品罐一旦爆炸,在场的所有消防人员无一能够幸免。大连消防支队灭火高工邵天福被总指挥丛树印派到这里指挥灭火。接到火警电话时,邵天福正在与老战友聚会,饭刚吃了一口,就被支队调到了火场。

  “临走时,老战友们还说,你赶快回来啊!我们等着你!”可是邵天福知道,罐区着火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不好说。邵天福车里常年备着消防服,只要有火情跳上车就走。大连大大小小的火场都少不了他。此时,总指挥把老将邵天福派到化学品罐区,足见对他的信任。

  可面对熊熊大火,即便是有35年战斗经验的邵天福也有些束手无策。37号罐的隔热层已经脱落,里面是满满10万吨原油,火再往北两三米,就是那51个化学品罐。邵天福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这里有50多种有毒化学品,那天罐区并没装满,即便这样也有16种有毒气体。就在大连消防支队就要撑不住时,距离大连最近的营口市公安消防支队8台消防车、42名消防官兵及时赶到。此后,辽宁省12个市和辽油、辽化的专职消防队,200多台消防车、1000多名官兵赶到了火场。泡沫有了,水有了,邵天福提着的心放下了。

  此时已经失守的103罐附近阵地并不乐观。为了阻止原油蔓延,丛树印调来了推土车和水泥浇灌车,试图用水泥和土筑起一道堤坝,防止原油乱流。从当时拍下的电视画面中可以看到,消防员们手持泡沫枪为水泥车杀出一条通路,水泥车冲进去把水泥洒到路中央,赶紧往后撤,大火追着水泥车呼呼扑来。与大火进行了几个回合的拉锯战后,一道半米高的水泥堤坝浇筑起来,到处乱窜的原油被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

  李永峰带领着他的兄弟们把阵地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大火炙烤后,沥青路面已经成了稀软的“沼泽地”。

  “我们每走一步,脚上都像挂着一个铅球似的。沥青路面温度太高,为了不把水带烧坏,战士们只好扛着水带向前走。”李永峰说。

  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被大爆炸夺去的阵地又被消防员们夺回来了。可油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出,顺着3米多深、6米多宽的地下排污沟向海边流去。虽然,火灾现场距离海边还有一两公里,但很快海面就形成了一片400米×600米的火场。此时,郑春生被派往海上与辽宁海事局一起进行海上灭火。

  油汩汩地往外喷涌,刚扑灭的火,转眼又被点燃。火场总指挥丛树印意识到,如果不切断原油泄漏的来路,大火将无法控制。关阀门,成为灭火的唯一出路。

  油罐的阀门是电动的,当时罐区早已停电,无法电动关门。咨询了罐区技术人员之后,消防员们决定尝试手动关门。这个任务落到了大连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二中队指导员桑武身上。桑武身着一身亮银色的防火隔热服,带领两名队员,钻进了浓烟滚滚的106号罐附近。

  油罐的阀门在罐体之外,类似一个方向盘,如果电动关门只要30秒就能关上。可桑武没想到,手动关门却关了3个小时。

  “开始罐区技术人员说,顺时针拧,顶多半个小时就能关上。”可桑武拧了十几分钟竟然连一点感觉都没有。“每拧80圈,螺丝才下去一扣,关一个阀门要拧80000圈。”桑武说,事后他才知道,根本没人尝试过手动关门,工作人员也没有经验。

  大火已经烧到距阀门三五米远,附近的输油管和排污井还不时发生着爆炸,炙热的气浪烘烤着桑武和队员们。浓烟中,即便近在眼前,他们也看不见面前的阀门。眼看大火扑来,跟着他们上来的罐区技术人员已经撤走,可桑武和队员们却心无旁骛地转动着手中的阀门。

  3个小时后,106罐和102罐的阀门终于关上了,火势也有了趋缓的迹象。此时,指挥部从大连供电公司调来的发电车也赶到了,101、104和105号罐的阀门很快关上了。

  为什么不早调发电车关阀门呢?桑武解释说,现场油气弥漫,接电源有可能产生火星,引起爆炸。直到凌晨4时多,火势趋缓,发电车才有可能发挥作用。

  着火罐区几个油罐阀门都关上了,火势终于得到了控制。17日8时20分,辽宁省消防总队总队长王路之下令,发起总攻。

  远程灌海水

  17日上午10时,大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现场储油罐的所有阀门全部关闭,火势基本扑灭。

  邵天福解释说,火势控制住是指流淌火被扑灭,四周的储油罐和有毒化学品罐的威胁也被解除了,着火的103罐形成了稳定燃烧,不会再威胁别的油罐。

  此时,原本22米高的103罐北侧已经被烧塌到离地不过3米,油罐里的油还在熊熊燃烧。老让它这么烧着也不是办法呀!邵天福筹划着怎样才能扑灭103罐的大火。

  “103号罐顶部有一圈泡沫发生器,如果油罐着火,泡沫发生器可以往里灌泡沫灭火。”陪同记者在现场采访的王国开指着已经被烧毁的103罐对记者说。可着火后,罐区断电了,泡沫发生器都成了摆设。

  当时,邵天福首先想到能不能把泡沫管道接到这些泡沫发生器上,往里灌泡沫灭火。可他发现103罐烧塌的部分折回来正好盖在罐底儿的油面上,泡沫怎么也打不进罐体中。无奈,只好另寻出路。

  “103罐是一个浮顶罐,也就是说罐顶可以根据罐中油量多少上下浮动。能不能让消防员站到罐顶上,直接往罐里打泡沫呢?”邵天福用茶杯盖做道具向记者解释道。(下转第15版)

  邵天福的方案让记者吃了一惊,脚下是熊熊燃烧的油罐,油罐中是滚烫的原油,人要站到油罐上面去灭火,想想这场面就让人胆寒,而郑春生却真的带领四个攻坚小组,搭着梯子爬上了103号罐的浮顶。

  “103罐已经烧了十几个小时了,我们不知道浮顶是不是已经烧软了,万一人上去,浮顶塌了,那救都没法救。”郑春生他们爬上梯子,先做了一下实验,确定浮顶能承受得住,才慢慢爬上去。队员们手持四门泡沫炮,顺着缝隙不间断地往罐里灌泡沫。

  几个小时过去了,火就是不灭。指挥作战的邵天福有点儿坐不住了。“我让他们停止往罐里打泡沫,全下来。那时候水和泡沫都告急了,万一其它地方再死灰复燃,那我们就被动了。”

  103罐还在烧,看样子只能等罐里的余油都耗尽了,大火才能停止。可罐区到处都是易燃易爆物,就算一点火星儿都可能再次引起大火,等着103罐自己熄灭风险太大。此时,邵天福又想到一个办法——灌水。“通过灌顶的泡沫发生器,往里灌水,水灌到一定程度把空气挤没了,火不自然就灭了吗?”

  邵天福之所以能想到灌水这招,全仗着大连消防支队有全国唯一一套远程供水系统。郑春生向记者介绍,远程供水系统可以从6公里外的海面上不间断地抽水供应火场。普通的消防车顶多也就能装20吨水,可远程供水系统每分钟就能抽1.8万升水。“远程供水系统这回是第一次应用到实战,确实发挥了很大功效。”郑春生说。

  水源源不断地从海中抽上来,灌进103号罐,邵天福惊喜地发现,火渐渐地灭了。就在胜利在望时,悲剧发生了——大连支队战勤保障大队远程供水编队分队长张良牺牲了。

  邵天福说,本来远程供水系统的浮艇泵扔到海上就能自动抽水,但原油泄漏到海里,再加上周围的海藻杂物,一会儿就把浮艇泵给堵了。虽然供水编队的战士们向当地渔民借来渔网,在浮艇泵四周围了一圈,过滤杂物,但浮艇泵吸力太大,一会儿油污和水藻就把进水口给堵了。张良他们不得不每隔一段时间便下水清理杂物。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战友从指尖滑落

  张良牺牲不久,一组触目惊心的照片开始在网络上疯传。7月20日上午8时多,一位浙江摄影师在南海港岸边摄影,忽然他发现竟然有两个人在漆黑的海面上游动。334秒,68张照片,摄影师纪录下张良生命的最后时刻。

  8时25分48秒,第一张照片中,张良左手在海中挥舞着匕首,旁边是战友韩晓雄。

  从第一张照片开始,到8时28分56秒,摄影师共拍了36张照片。照片中,张良用一把长约30厘米的匕首,不断挑开浮艇泵中的油污和杂物。

  8时28分58秒,张良手指着远处,示意韩晓雄将水泵推向海的深处。大连消防支队战勤大队教导员郑占宏后来猜测,南海港的水下地形多变,有的深达数十米,有的又浅得只没过人的腰。为了能抽取足够多的水,张良可能想把浮艇泵推到大海深处。

  8时30分26秒的照片中,张良好像被什么力量裹挟住了,整个人脱离了浮艇泵。这时,原本拉住浮艇泵的韩晓雄看见张良脱手,反身冲向他。

  8时30分52秒的照片中,海面上只露出张良和韩晓雄,两个小小的头。

  8时31分2秒,郑占宏张开双臂,冲向海中的张良,此时的张良张大了嘴巴,似乎在呼喊什么。随后的照片中,郑占宏不断用手划开黑油,韩晓雄不断地将张良托举出水面,可张良的头已两次沉入油层。

  张良的头已经没入海面,韩晓雄还死死地抓住他的一只手,并试图转移给郑占宏。但第一次交接失败了,第二次韩晓雄又一次将张良的手举出水面。8时31分22秒,张良的手缓缓沉入漆黑的油面。

  事后,郑占宏曾对媒体这样说:“油太滑了,我握到了他的手,很滑抓不住,我又搂到他的头,还是往下滑。”

  最熟悉的亲人从指尖滑过,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这种感觉让郑占宏痛不欲生。站在岸边见证了这一切的摄影师,同样陷入了自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不断地提到自己本该去救人,而不是拍照。但事实上,人们都知道面对无情的灾难,人力有时太过渺小。

  15个小时基本控制一个10万立方米油罐大火,无一人伤亡,这是一个奇迹。当消防员们正准备庆祝时,张良的牺牲却为这个光辉的胜利,加上了一个悲伤的底色。

  “太可惜了,他今年才25岁,刚刚登记。20日那天,他原本是要去拍婚纱照的……”郑春生一脸凄然。

  “不能进公海,不能进渤海”

  油库大火被扑灭了,人们最关心的是泄漏到海里的原油怎么办?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还能不能继续美丽?

  其实,在消防局接到火警的同时,辽宁海事局大连市海上搜救中心,也接到了新港海事处的报警电话。当天正在值班的海上搜救中心值班主任宁伟对记者说:“当时,新港码头停靠着14条船,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把它们疏散到临时锚地去。”

  新港码头停靠的大多是油船,如果大火烧到海上,引起这些靠泊油船的燃烧爆炸,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原油在陆地上泄漏、起火归环保和消防部门管,一旦泄漏到海上,就是海事局的职权范围了。17日一早,海面上的大火刚刚被扑灭,辽宁海事局危管防污处韩俊松便与同事登上海巡船前往出事海域察看污染情况。船接近出事地点,烟渐渐大起来,船上的人都喘不过气来。韩俊松看看海面,泄漏的原油把附近海域都染成了黑色,浮油足有三四十厘米厚。海风吹过,乌黑发亮的污油表面泛起皱褶,海巡船驶过激起一片黑色的浪花。

  以前,辽宁海事局处理的都是个别油船泄漏,像这次这么大的污染事故,他们也是第一次遇到。韩俊松感到了问题的严重。“幸亏我们及时在附近海域铺设了围油栏,才没让原油污染得更厉害。”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