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制度化的哀悼,国家与国民同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媒体评论:制度化的哀悼,国家与国民同在

2010年08月15日 08:38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天,我们一起为舟曲泥石流灾难中死难的同胞哀悼。

  这是国家的哀悼仪式,娱乐停止,国旗半降;所有中国人一起为逝者默哀,一起为生者加油,向舟曲人传递“我们与你们在一起”的关怀。

  这样的哀悼,是我们面对这场大灾难应该做的,是已遇难的1239个生命应受到的尊重,是我们这些幸运地远离灾难的国民,应该为不幸的同胞举行的仪式,是一个国家为他不幸死难的国民应表达的哀思。

  这已经是近4个月来第二次全国哀悼,也是两年多来第三次。2008年5月19日至21日,我们为汶川大地震中的死难者哀悼;今年4月21日,我们为玉树地震中的遇难同胞哀悼。

  这样的哀悼,见证着这个民族的多灾多难,见证着这个国家的国民与灾难抗争的悲壮历程。我们当然诅咒灾难,期望国泰民安远离不幸,生活在一个没有哀悼日的世界中。可是,当灾难不幸降临、夺去国民生命的时候,一个把国民的生命和人的生命置于最高位置的国家,当然应该有这样的哀悼仪式,给死者最高的尊重,给生者最大的抚慰,传递国家与国民同在,国家、国民与所有受伤的人紧抱一起的精神信念。

  有灾难,就有哀悼;当遭遇大灾难、大死亡时,就有举国性的哀悼。国民们会看到,国家在哀悼活动的设置上已经形成一种制度。

  近年来的3次大的自然灾难发生后,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舟曲,都安排全国哀悼;哀悼的时间,都是选在灾难发生后的第7天,7天为民间丧事的“头七”,符合国人哀悼逝者的传统。

  制度化的全民哀悼,体现着国家对国民生命的尊重。

  汶川地震哀悼日,当中国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国民遇难者而降下的时候,人们还对此感到几分惊奇;而如今,国旗为群体性遇难者而降,人们已经感到理所当然。国旗降下,人性的旗帜高扬;国旗降下,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正在融入国民的血液。

  国家为什么存在,国家最大的使命是什么,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这些问题,平时很抽象和模糊,当灾难发生的时候,能够无比清晰地显现出来:国家最大的使命,是为了保障国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一个个作为个体的国民和他们的生命。

  把人放在首位,以人为本,从汶川到舟曲,全国哀悼制度化的进程,就是这个国家越来越尊重国民生命的进程。

  哀悼是救灾的一部分,我们哀悼,是为了对遇难者表达哀悼,为了抚慰生者受伤的心灵,为了强化救灾的信心,更是为了凝聚和重申生命至上和以人为本的价值。

  灾难无情,人有情,国有情,只有国家和社会高扬对生命的关怀和人的价值的尊重,我们才能战胜、避免和远离灾难。活着的人仍将前进,中国仍将前行。我们的哀悼更是一种祈祷,祈求舟曲人能很快走出灾难的阴影,祈祷每个国民都能平平安安地生活。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