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专业应急突击力量”揭秘:十年磨练一朝亮剑(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军队“专业应急突击力量”揭秘:十年磨练一朝亮剑(2)

2010年08月20日 09:3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王朝晖不简单。

  “闻战则喜”是他挂在口边的常用语。精明强干,心理素质好,铁血作风,则是战士们对他们团长的评价。

  “在抗洪抢险一线,行动是最好的指挥。”王朝晖对记者讲的话,听该团官兵们说,已经对部队讲过百遍、千遍。

  7月28日一早,接到支援永吉县口前镇命令后,他火急火燎地率领21名官兵和4部冲锋舟,从松原奔向吉林。在他们路过吉林市外环巴虎屯地区时,发现有许多群众受到洪灾威胁,立刻展开救援,奋战11小时,成功转移1300多人。

  打捞化学原料桶,是部队抢险必须完成的任务。王朝晖亲自率领80多名官兵,携带16部冲锋舟,先后打捞出化学原料桶407个。

  8月2日凌晨4点,松原市哈拉毛都江段堤坝告急。王朝晖又率领120名官兵紧急出动,苦战5个多小时,加固堤坝130余米。

  8月4日,吉林市温德桥上游急需建立交通通道,地方政府紧急求援。王朝晖立刻带队扑向新的战场,架设了一座180米长的浮桥,保障了抗洪抢险物资及时输送到灾区。

  “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部队、什么样的士兵。”同在抗洪一线的某集团军军长高光辉这样赞许他的部下和部队。

  关喜志,是工兵团的参谋长,在抗洪中为抢救群众和战友牺牲了。“他是我们的好战友、好兄弟!我们得为他争光!”王朝晖在得知关喜志牺牲的消息后,强忍悲痛对在场的官兵们吼道。那些天,王朝晖和政委管序东一边抗洪,一边做着另一项工作:盯着最危险的地方,不让官兵再伤亡。

  “抗洪是个与时间和死神赛跑的战斗,得拼!”王朝晖每天、每刻都在忙碌,受领和部署新任务,指挥关键地域的抢险行动,协调军地关系,常常通宵达旦地拼。

  “团首长都玩命了,我们可不能落后!”这是“90后”战士赵嘉航说的。这个舟桥二连的士兵,既是车辆驾驶员,又担任操舟手,曾连续两天奋战,睡了不到4个小时。

  “兵锋”指向“洪峰”

  除了拿枪的敌人,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对手,那就是洪灾

  洪水无情。洪峰所到之处,山河饮泣。

  “抗洪应急部队的使命更像是告诉我们:除了拿枪的敌人,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对手,那就是洪灾。”管序东是2008年从军区政治部到工兵团任职的,按他的话说,报到前,他对工兵团不熟悉,对舟桥专业更是一窍不通。但团队肩负的使命任务要求他甘当起小学生。

  平时,他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参加训练,今年,他干脆要求到舟桥营包片。不到两年时间,就实现了对舟桥专业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蜕变,成为“下水能操舟,上岸能架桥,上路能开车”的多面手。他告诉记者:“我们的责任,是面对洪灾、抵挡洪灾!”

  “兵锋”指向“洪峰”,究竟意味着什么?

  团政治处保卫股长方宝双的传奇经历是一个注解。

  口前镇,一度险情最严重。方宝双坚决要求去了那里。他的任务是带着冲锋舟救人。

  在洪水中开冲锋舟,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水下会有什么物体和危险。淹没了屋顶、卷动了大树、推动着泥石流的洪水,时刻有可能把冲锋舟摧毁掉。

  方宝双指挥的冲锋舟,就被漂浮物缠住了桨叶。操舟机熄火、冲锋舟失控。洪峰袭来,舟上的战士刘川、赵利林落水了。方宝双紧跟着跳进了洪水,一把抓住他们。当两名战士得救后,他自己却被洪水卷走。

  一同抢险的政委管序东闻讯大惊,驾驶冲锋舟急来解救。然而,洪水滔滔,哪里还有方宝双的人影?

  奇迹发生在3个小时后。下游5公里以外,方宝双被群众救起。当他归队时, 管序东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意识到不是幻觉后,这个曾经参加过多次实兵演习的指挥员竟像个孩子一样抱着方宝双哭了!

  “兵锋”与“洪峰”相抗,更重要的是战斗精神。

  这是舟桥一连冲锋舟作业手毕海峰说的一句“名言”。虽然刚入伍不久,脸上稚气尚存,但他可是抗洪前线的一把好手。一身泥水的迷彩服,在最苦最累的时候也在喊:“时刻准备战斗!”

  舟桥营在“98抗洪”中曾被四总部授予“抗洪抢险模范营”荣誉称号。在这次抗洪抢险救灾中,他们既是主力,也是前锋。全营官兵叫响的口号是:“干部当尖刀,党员打突击,誓死夺胜利!”

  专业化突击力量的运用,带来抗洪救灾的高效率。

  此次工兵团奉命救灾,先后出动人员1459人次,运输车辆58辆、各类舟艇187部,往返机动2000余公里,打捞化学原料桶400余个,解救和转移受灾群众2700余人。“如果放在10年前,完成这样的作业量至少需要5000人次出动。”集团军军长高光辉说。

  群众对这样的部队是满意的。“感谢解放军,我们得救了!”发自肺腑的感激,从许多救灾得救的群众中传来,代表着对一支支抗洪应急队伍的由衷肯定。本报记者 冯春梅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