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舆论监督缘何成了“监督舆论”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重庆日报:舆论监督缘何成了“监督舆论”

2010年08月24日 09:59 来源:重庆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7日开始,广东河源市东源县股级以上干部就收到一条署名为县委书记秘书的群发短信,要求防记者,起因是有人“捏造事实”举报县领导。(8月23日《重庆晚报》)

  近几年,在有的地方,舆论监督被异化成“监督舆论”,所谓“防火防盗防记者”。事实上,“封杀”媒体,限制记者正常采访的事情,不是一起两起了,已多有发生:2008年1月,《法人》杂志记者朱文娜因报道“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触犯县委书记张志国,发生警察进京拘传记者事件。2008年9月,《民主与法制时报》的景剑峰因写内参反映山西临县一打死人事件,被以受贿、妨碍公务、窝藏三罪判刑。今年7月,《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正常报道而遭全国通缉……

  记者成为被防、被通缉的对象,这的确不是黑色幽默,而是现实。原因在于,有些官员当惯了“官老爷”,头脑中权大于法,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哪里容得别人说长道短,监督自己;有些官员思想陈旧,观念老化,不知道如何与媒体沟通、打交道,因此,对记者就干脆“一防了之”;当然,还有些官员则是害怕舆论监督、惧怕媒体曝光,就拿东源县的事情来说,市民刘尧多次实名举报东源县领导等人,才造成该县的领导们“很紧张、很惶恐”,所以才发短信要求防记者。笔者认为,有些官员就是因为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不能见光的运作,害怕记者揭开事实真相的盖子,把它公之于众,导致自己重则进班房,轻则丢官挨批,因此,才把防记者当作一大法宝。

  众所周知,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公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毫无疑问,监督领导干部或者公务人员的行为,是每个公民的正当权利。领导干部或者公务人员如果走得端、行得正,就不用害怕群众监督,就不用惧怕群众举报。对舆论监督,就要坦然面对,正确看待,如果“讳医忌医”,一听群众举报,就心跳加快、急火攻心,那就是“心里有冷病,害怕吃西瓜”的生动注解。

  最近,温家宝总理在深圳考察时指出,“要从制度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约的问题,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可见,对政府而言,批评和监督是一剂良药。但是,部分官员却千方百计“封杀”记者,挖空心思躲避舆论监督,对舆论监督强势“封口”。这种以公权力压制舆论监督的行为,与现代政府、阳光政府的理念南辕北辙。为此,官员们应该积极调整思维,有关部门应对此认真进行整改,莫使“监督舆论”的错误做法成为习惯性行为。蔡正奋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