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班国家形象片:80后担纲主力 拒绝“演戏”(图)(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探班国家形象片:80后担纲主力 拒绝“演戏”(图)(2)

2010年08月30日 04:05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前天,国家形象宣传片摄制组在北京实验二小拍摄。实验二小的老师和学生家长成了化妆和造型师。本报记者范继文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拍摄思路

  放弃雇用演员参拍

  只有我们自己先有感动,拍出来的东西才能够感动外国人。

  毋庸置疑,这个形象片是给外国人看的。

  因此,对于拍摄思路,国新办和总策划人朱幼光最终确定,整个拍摄力求用朴实、自然、生动的生活情景,用大量的、涉及不同行业类别的普通中国人的面孔,来展现其中深意。

  “比如我们拍摄一位老太太在中国银行储蓄,同时老人旁边还有个理财顾问来给她讲解理财知识。这个东西一方面展现了中国老人能够接受理财这个新事物,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节俭储蓄的好习惯。”

  左一飞介绍,在鸟巢拍摄时,最初是找演员开车,车上悬挂国旗,然后让演员驾车围着鸟巢行驶,但是大家看到片子后都觉得非常假、不真实,最终放弃了这个片断,重新拍。

  高小龙说,团队在拍摄过程中,经常会被一些场景感动,“只有我们自己先有感动,拍出来的东西才能够感动外国人”。

  他说,长期以来,多是外国人拍摄中国,通过他们自己看到的只言片语式的中国片断去拍摄,这样拍出的中国,肯定是不全面、不客观的,而且负面的比较多。“我们想通过这部片子,来讲述出‘我们的中国’。”

  最期待外国人看了片子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真实。高小龙说,我们只要真实的中国。

  执行制片人苏明霞说,30秒钟的《人物篇》就是要展现最普通的中国百姓状态,他们都在做什么,他们是如何生活、工作的;而15分钟的《角度篇》,拍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

  按照灵狮广告的“创意脚本”,此次《角度篇》将通过800多个画面,从不同角度展示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

  -播出方式

  30秒可能剪成AB两版

  播放时轮换播放AB两个版本,每个版本“分摊”一部分名人。

  《人物篇》中,有50位名人参与拍摄。但30秒的瞬间,如何保证这些人一一亮相,是个问题。

  “肯定不可能同时出现,”执行导演左一飞说,“但是我们一定要让全部名人都出现,因为拍摄出来非常不容易。”

  按照拍摄组目前的设想,可能会将《人物篇》剪辑为AB两个版本,在播放时轮换播放AB两个版本,每个版本“分摊”一部分名人,这样都能让观众看到。

  高小龙导演向记者证实,实际播放时肯定不会是一个30秒,而是两个或者更多30秒,这样所有名人都能出现,播放时轮换播放。

  同时,30秒,这听起来简直是太短的时间,短得让人无法想像如何展示。

  “必须采用更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方案”,这是灵狮团队最早达成的共识。苏明霞说,“‘国以民为重’,所以我们的片子从一开始就确定以人为核心来拍摄。”

  这个30秒的宣传片,最终确定要选取全球华人精英来拍摄,比如李嘉诚、姚明、杨利伟、马云等,只要他们的面孔一出现,就能让人联想到中国,是能代表中国的面孔。“再比如,当看到神五、神六、神七的6名宇航员,第一次身着训练服站在一起时,即便没有任何台词,那种气势就能让人感到很激动。”

  苏明霞说,挑选活跃在全球各地的杰出华人代表,能从不同方面诠释中国形象:譬如成功的企业家,是“中国梦”的典型代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文体明星,是走出国门的中国形象代言人;此外还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代表中国的竞争力。

  另据透露,宣传片播放时,这些名人在片中没有台词,也没有太多动作,只是以一组组的群像出现,还将有配乐和字幕,比如每组群像都有一个定位,如姚明和丁俊晖等几名体育明星同时出现时,会打出相应的字幕介绍。

  -拍摄幕后

  名人邀请顺利

  官方批文让名人邀请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

  谁有本事把李嘉诚、杨利伟、姚明、刘翔、章子怡等50位世界上名头响当当的中国人,全部邀请过来同时出现在一部广告片中,而且是零报酬?

  负责与50位名人进行对接联络的制片助理孙伊诺介绍,最重要的是活动有国务院新闻办正式的文件和批文,这让名人邀请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

  孙伊诺说,在《人物篇》的拍摄过程中,大多是在北京的摄影棚里拍摄,只有四位名人是摄制组赶到其所在地现场拍摄的,分别是到湖南的研究所拍摄袁隆平,国画大师黄永玉是在其万和堂拍摄的,摄制组下一步将去香港拍摄李嘉诚。此外,航天英雄是在航天城拍摄的。 (文静)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