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面对洪灾转移百万群众 创灾难成功避险奇迹(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四川面对洪灾转移百万群众 创灾难成功避险奇迹(3)

2010年08月31日 09:2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四川灾区在浴火重生之际又遭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灾害袭击。两年前那场强大的地震,摇松了山体,震碎了岩层,制造出1.3万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如同一把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高悬挂在龙门山连绵数百里的群山沟壑之上。据专家估计,未来10年地震灾区都将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和强发区。但是,曾经的灾难给予了这里的人们智慧和勇气,面对自然灾害,坚强的四川人民及时总结抗击特大地震灾害的成功经验,构筑起一个高效的地质灾害应急避险体系,用科学的方法减少对生命的伤害。

  汶川大地震后,四川在全省范围展开了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制定转移避险预案,层层落实监测防范责任,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地质灾害联防预警机制,在各地广泛开展应急避险演练。严密的隐患排查、及早的预警监测、全民参与的群测群防等机制,共同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守卫长城,为群众赢得了“救命时间”,为转移铺就了“救命路线”。

  在清平乡所在的绵竹市,是汶川大地震十个极重灾区之一。早在今年4月,绵竹就要求对全市34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安排专人监测,下雨天24小时守候。他们还建立了灾害物资储备制度,储备了足够受灾群众生活一至两个月的大米、粮、油、棉衣、棉被和矿泉水,全市重建的每一所学校、医院、敬老院、乡镇政府等单位,都有承载应急避险的能力,18支300余人的专业救援队伍随时准备实施应急救援。更重要的是,在暴雨季节来临之前,清平乡等重点灾害隐患点,从村至组,不分老少,所有人都参加了两次紧急撤离演练。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面对130年一遇的大洪水,安全转移近百万人,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应对自然灾害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大难中成长,大地震后的四川空前强化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了应对重大突发灾难更有效、更快速、更科学、更人性的决策、反应机制

  四川灾区百废待兴,重建工作千头万绪,为什么能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全省建起了严密的地质隐患排查机制、及早的预警监测机制、全民参与的群测群防机制、切实可行的临灾预案,构筑起一张高效的地质灾害应急避险网络。采访中,记者试图寻找答案。

  四川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汶川大地震之后,四川灾区更是出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2万余处。专家估计,影响将持续10年左右。

  面对这么多的次生灾害威胁,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伤痛的四川人民,把守卫生命的理念贯穿到了每一处重建细节。一切都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作为极重灾区之一的什邡市,地震之后即着手在全市范围内普及防灾知识,地处山区的5个乡镇专门培训了300多名地质监测员,所有地质灾害易发区都制定了详尽的防灾避灾预案,每户农户手中都有一份地质灾害预案,即避灾避险“明白书”,上面清楚的划分了危险区、警戒区和安全区,每个村民都要接受紧急转移演练。

  走进红白镇、蓥华镇,走进每一个重建的乡村,都可以在村子里最显眼的位置看到一个高音喇叭。“小喇叭背后体现的是防灾意识,办法虽然‘土’一点,但是管用。”什邡市委书记李成金说。

  8月13日的特大泥石流中,正是这些喇叭提前发出警报,挽救了大量的生命。

  这种“以人为本”的重建理念,在四川已化为必然的政府责任和一种全民行动。在管理体系上,四川省横向建立了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预警机制,纵向完善了省、市、县、乡、村、社6级监测体系。在群众参与上,从农村村组到城镇社区,从工矿企业到施工工地,从学校医院到机关单位,全民参与应急避险演练,建立起一个严密的群测群防网络。

  采访中,大量的事例吿诉记者,在震后的四川大地,能否有效应对大灾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衡量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危机处置能力建设,提高快速反应水平,构成这次抗击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又一张防灾避险网络。

  灾害发生后,政府和社会的危机处置能力、快速反应水平、防灾避险网络决定着生存希望的大小。在此次抗击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战斗中,四川省展示了各级党委、政府应对大灾大难“执政能力”的空前提高。

  清平乡特大泥石流发生仅一小时,由13名消防官兵组成的救援力量就抵达交通中断的“一把刀”悬崖,冒着危险搜寻疏散周围群众。

  都江堰市龙池特大泥石流发生不到两小时,由20台发电车、20辆公交车、50台消防车、数辆满载食品的大卡车和15支医疗小分队组成的救援队伍,就开始向灾区挺进。

  汶川映秀镇特大泥石流发生后数小时,在生命线中断的情况下,9辆救护车和50多名医务人员仍然及时赶到现场,紧急救治上百人。

  在山洪泥石流灾害所波及的9万多平方公里面积内,救灾应急机制如同一部精密机器高效运转,数万群众在第一时间被转移;学校、政府、体育馆等被辟为临时安置点,医疗、食品同步到位;专业人员进入灾区进行详细排查……一切都是有条不紊、快速高效地进行着。

  从汶川大地震到山洪泥石流灾害,两年多时间里,伴随四川人民成长的不仅仅是勇气和爱心,还有日益丰富的经验与智慧。四川正在形成全方位、高效率的灾害应对体系。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能力正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组织中广泛形成。

  面对巨灾,沉着应对。这是8900万四川人民成熟与进步的标志。不仅是应对,面临不断的灾害侵袭,四川人民更懂得了如何更好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频繁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是大自然对人类发出的警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是我们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

  两年前的一场特大地震,对四川省所在的长江上游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其中,四川重点林区林地损毁面积达493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下降0.5个百分点。从地图上看去,以汶川大地震震中为中心,地震波辐射之处,汶川、绵竹、舟曲、陇南等地成为重灾区,地震导致山体松动、岩层破碎,加上这些地区本身地质条件脆弱,又遭遇极端天气,极易导致特大地质灾害的集中爆发。

  大自然的警钟已经在不断敲响,人们应该从灾难中汲取更多的教训了。面对灾害的不断侵袭,四川人民躬身自醒。他们意识到,热爱自然,才是热爱生命。

  虽然重建任务繁重复杂,四川人民仍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重建两年来,一棵棵树木重新为山岭披上绿装,一道道堤坝为城镇筑起防洪长城。截至今年4月底,四川省39个重灾县林业生态修复项目累计开工64个,占恢复重建项目总数的88.89%,完成林草植被恢复170余万亩,修复林木种苗基地近12000亩。

  汶川大地震不同程度地损坏了四川的2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对此,四川省决定从有限的重建资金中,挤出24亿元用于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建设。

  虽然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已经在大自然面前展示了人类史无前例的创造力,但毋庸讳言,我们或许永远也不可能全面避免或制止自然灾害的发生。然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灾前预警、灾中救生和灾后援助与重建中掌握更多的主动,从而把发生劫难的几率降到最低,让死神望而却步。这就是我们对四川人民抗击特大山洪泥石流的采访后,形成的最真切感受。(记者金小明 丛峰 江毅)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