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五地市临开学换教材调查:谁换了我的教材?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安徽五地市临开学换教材调查:谁换了我的教材?

2010年09月03日 07:5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核心提示

  秋季开学,安徽阜阳等5市的初中学生开始新学期课程时却发现,英语教材更换了新的版本。为何会在临近开学时更换教材?这会给正常的教学带来哪些影响?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5市紧急更换初中英语教材,教师工作量增大

  9月2日下午,安徽省凤台县四中九年级13班的教室里书声琅琅,同学们正在朗读英语新教材第一单元的生词。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8月27日下发的批复意见,2010年秋季开学,安徽阜阳、宿州、蚌埠、淮南、滁州等5市26个县不再使用原来的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版初中英语教材,更换新版教材。

  “我们8月中旬接到县教育局的通知,初中三个年级的英语教材统一更换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凤台县四中校长王忠辉说。

  在四中英语教研组的办公室里,查彬老师正在认真备课。“更换新教材之后,过去的备课笔记和教学提纲都要重新修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毕竟两个版本的教材无论在内容设计还是排版顺序上都有所不同。”

  “刚看到新教材的时候就觉得不习惯,跟过去的学习内容衔接不上,但并不影响听课。”九年级10班的郑雯说。

  “新课改以来,实行的是一标多本,都依照课程标准和大纲来编写,课本不同,只是在呈现方式上有区别,不会影响课程;另一方面,教学也是依照课标来授课,而不是依照课本来教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阚院长认为,最大的影响应该是教师的工作量增大。

  安徽省教育厅表示,已要求5市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学生和家长认真解释更换教材的原委。目前,5个市有4个市选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一个市选用了译林出版社的教材。

  教育厅表示,换教材源于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临近开学,为何要更换教材?

  安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从2005年秋季开始,安徽省对中央财政免费提供的教科书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在采购的教材中,有5个市选用了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的初中英语教材。2009年秋季,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提出,他们具有发行权。因此,不再与安徽教材发行部门合作,坚持自办发行,自行配送教材到学校。然而,该省教材采用的是单一来源采购的方式,中标单位是安徽省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如果同意接受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自办发行,将违背当初的采购合同。

  对此,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法律专家张雷锋质疑说,根据政府采购法,“单一来源采购”的前提是“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而目前全国和新华传媒公司具有相同教材总发行资质的供应商至少有93家以上。

  对此,安徽省教育厅基教处负责人解释道: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应实行公开招标,“对暂不具备公开招标条件的省份,可采用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的方式”。

  关于公开竞标的必要条件,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者对招标文件作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的”视为废标,安徽省事实上只有新华传媒公司具有相关资质,严格地说,“安徽省招标机构是在不具备公开招标条件下进行的单一来源采购方式,是符合相关政策和文件的。”该负责人表示。

  “8月12日,受省免费教科书采购工作小组委托,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联合向我省选用教材各出版单位发函,要求他们向政府采购中标人即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供货,并明确表示如在8月18日前不能提供,我省将不再使用相关教材。”安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开了三次协调会,新华传媒公司也多次登门拜访,希望能够合作,结果,一直到8月28日,我们提出了将启动重新选用教材预案,仁爱教育研究所才勉强供书,造成教材推迟到校。”

  安徽省教育厅表示,从9月3日开始,省教育厅将对5市所有使用更换初中英语教材的教师进行一次新教材的培训工作,尽可能消除不利影响。

  原供应商称,发行费过高拒绝合作

  记者了解到,对于教材的发行主体,国家有明确的资质规定,一是在招标省内注册的具有总发行资格的独立企业法人,二是具有中小学教材征订、储备、配送、调剂、添货、销售及结算能力,在招标地区具备有效的配送发行网络的。安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认为:“对照这些规定,北京仁爱不具备安徽教材的总发行权。”

  仁爱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勇告诉记者,仁爱教育曾经多次向安徽省教育厅和招标中心提出参加教材发行招标申请,但都被拒绝。“如果把发行交给我来做,安徽省教材的发行折扣让利可以达到25%,只需3%的发行费用就足够了。”赵勇介绍说,通过安徽新华传媒公司发行教材,需要定价28%的发行费用,而该公司仅仅履行物流送货的职能,28%的发行费用根本不需要。本报记者 朱磊 钱伟 尹世昌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