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打破中美两军关系"怪圈":着眼大局学会共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专家谈打破中美两军关系"怪圈":着眼大局学会共处

2010年09月06日 14:3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打破中美两军关系“怪圈”

  一要着眼大局,二要学会共处,积极寻求逐步消除两国两军关系发展障碍的途径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士龙

  当前的中美关系“被聚焦”在两军关系上。自今年1月奥巴马政府突然宣布大宗“对台军售”以来,中美两军交往再度中断。近来又发生了在中国周边海域的一系列针对性军演和异常激烈的“口水战”,引起了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就此话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辉。

  中美两军关系的两个基本事实

  《瞭望》:作为研究中美军事关系的学者,你如何看待这段时间中美两军之间的一系列互动?

  徐辉:关于这个问题,中美两国舆论界有各种解释,至少可归纳出三种观点,即“行为反应论”、“心理焦虑论”、“战略试探论”。到底哪种观点正确,结局会怎样,现在下结论似乎为时尚早。在此,我首先想强调一点,尽管美韩军演与“天安号”事件挂钩,但总的看,我军演习大多属于随着季节变化按纲施训的例行性演习,只是被热心媒体的集中报道放大了,而且一经人们把它们放在当前中美两军关系框架之内来“普遍联想”,就会自然地被视为是“针锋相对”的一系列互动。

  冷战后,中美军事交往远远滞后于其他领域的交往,近期状况再次暴露了中美军事互信的严重缺失。然而,这并非中美军事关系的全部。要全面地历史地看待中美两军关系,就不能忽视两个基本的事实。

  第一,即使是最近被美方舆论称为中国军队“鹰派”的学者们也一再强调,“两军关系很重要,希望建立健康、成熟、稳定的两军关系。”

  第二,回顾两军关系的发展历程,除了因朝战和越战而卷入冲突外,两国军队曾为两国友好关系的建立和稳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上世纪70到80年代,两国经贸关系水平不高,两军关系成为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先行者”;冷战高峰期间,双方“准联盟”关系的形成与重大军事合作的展开,在心理和物质上给苏联造成了空前压力,对后来的冷战结束起到了深刻的影响(遗憾的是,双方似乎对此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冷战结束以来,两军关系曾先后经受了“台海”、“炸馆”、“撞机”等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但最终得以维系和恢复,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军队能够以两国关系大局为重,即使面对媒体和公众的巨大压力,也始终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各类危机事件,从未从单纯军事观点作出反应并寻求问题的解决。过去30年和平发展取得的成就证明,中国军队的大局意识和理性选择的结果是改善了安全环境。

  如何走出不断陷入“准危机”怪圈

  《瞭望》:作为中美两国政治关系“晴雨表”的两军关系,能否打破不断陷入“准危机”的怪圈,继续为两国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徐辉:要打破两军关系怪圈,关键要着眼大局,学会共处,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寻求逐步消除两国两军关系发展障碍的途径,为释放两军合作的巨大潜力,促进两国关系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应有的贡献。所谓大局,包括时代发展的大局和两国关系大局。在全球化的核时代,全面军事对抗不符合历史潮流,两国力量消长更不能靠军事手段来完全控制和改变。目前关于“中美两国冲突难以避免”、“两军必有一战”等观点的背后,都是简单地通过历史类比来思考双边关系。这显然不是一种进步的视角,至少不是21世纪的观念。

  学会共处,首先要认清两国关系性质,逐步建立战略互信。尽管有一些“弄潮儿”总是想象中美会再度走上“美苏军事竞争”。但从两国的基本立场看,美国把中美关系定义为“非敌非友”,中国则认为两国关系是“合作与斗争共存”,这些定位恰恰表明中美关系(其中包括两军关系)的复杂性,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双方都没有明确的敌对指向,不希望全面对抗。事实证明,在过去30年里,一方的发展并非建立在另一方衰落的基础之上,而是得益于非对抗性的政策选择。当年的美苏关系是“相互确保摧毁”(MutualAssuredDestruction),而今天的中美关系则应该是“相互确保依存”(MutualAssuredDependence)。唯如此,才能打破所谓“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冲突的历史怪圈,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当然,要与美军共处,也离不开发展我们的军事力量,因为按照美国的逻辑,“只有具备了足够的防御能力,才能增强共处与合作的信心。”

  二要充分认识两国战略文化和传统的巨大差异。在美国的战略研究中,有两个关键词:“领先意识”(Leadership)和“威胁意识”(Threat),这种渗透到骨子里的“敌人来了”的危机感和对“威胁”的“警惕之心”,是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动力源泉,已成为美国军事文化和战略思维的核心内容。从中国方面来看,中共党史专家章百家指出:“中国是通过改变自己而影响世界的。”《当中国统治世界时》的作者马丁·雅克认为,“中国的力量不在于军事硬件,而在于其经济能力;她的外交武器不是以武力相威胁,而是其强大的耐心。”对于既存在巨大差异又拥有众多共同利益的中美两国而言,只有认识到上述差异,才能加深相互理解,防止情绪化和非理性的行为造成战略误判,干扰大局。

  三要敢于直面问题,积极探索逐步消除两军关系障碍、维护两军关系稳定的途径。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两国高层应该就这一问题展开专门磋商,共同寻求逐步解决的办法。在台湾海峡两岸之间,军事互信问题已经进入了双方对话和商谈的规划。美国应从长远计,调整自《与台湾关系法》出台以来的固定思维和行为习惯。此外,双方应就两军合作的潜力和领域进行探讨。为了防止因误判导致冲突,特别是为了避免因第三方因素而被迫卷入冲突的历史悲剧重演,两军有必要就某些领域的“行为准则”达成一定共识。□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