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公共外交专职智库成立 谢绝"纸上谈兵"——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首个公共外交专职智库成立 谢绝"纸上谈兵"

2010年09月14日 11:50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9月11日,中国公共外交国际论坛暨第三届外交官论坛即将在金秋的北京召开。论坛的组织者,是成立仅半个月的中国首个公共外交专职智库——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

  近年来,类似的外交智囊机构,间或以学术研讨或外交官联谊的方式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与美国智库庞大的智力集群相比,中国的智囊机构虽然还显得分散和零碎,但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缜密的研究为外交及内政决策提供智力支持,这条路在中国已然开始

  中国智库的特殊角色

  与国外智库“旋转门”(官员与学者身份的变换)特点相比,中国智囊们对决策的直接影响力不是很高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邓媛发自北京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陈雨露领衔的国内首个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甫一成立,外界关注即纷至沓来。

  8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后,“公共外交智库”的别名已是如雷贯耳。而所谓“公共外交”,用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的话说,便是与“政府外交”相对的、由公众参与的一切外交形式。

  在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非官方外交智库中,这个专职公共外交的研究中心自然显得新颖而独特。该中心执行主任、北外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和其他民间智库的运作方式相近,首个“公共外交智库”绝大部分资金将向社会筹措,其运作理念也是要“开门”办智库。

  至此,在西方专家断言“中国智库建设即将迎来新时代”的浪潮下,中国民间外交智库里率先加入了一位新成员。

  来自北外的新面孔

  与陈雨露同时亮相的,是首个公共外交智库的豪华阵容。

  中心聘请赵启正担任名誉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孙萍将与李永辉一起担任执行主任。而这一立足于北外校友资源的外交智库,显然也能获得更多有着丰富外事工作经验的外交官支持。

  陈雨露表示,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的设立是为了响应国家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的战略需要。北外目前已开设49种外语专业,为全国高校之最。未来10年,北外新开设的外语专业还将大幅增加,这些条件都能为更好地开展公共外交提供帮助。

  天蓝色的屏风前,北外智库的运作团队略带感性地表示,在世界越来越平、国家间相互依存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公共外交已成为各国政府提升软实力、扩大影响力的主战场。普通公民也将感受到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外交责任。因此,公共外交智库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共外交研究,为政府实践提供智力支持,为公众参与提供活动平台。

  民间外交智库少之又少

  从严格意义上讲,由于北外智库的小部分资金源自学校的行政拨款,因此这只是一个与官方智库相对而言的民间智库,并非“纯民间”。

  在李永辉的印象里,能称得上是中国智库的机构大约2500多家,其中民间智库只有5%左右,且以研究经济领域居多;而民间外交智库基于研究领域的特殊性,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如果再用“纯民间”去考量,恐怕其中能有影响力的智库更微乎其微了。

  因此,在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的研究清单上,简单从分工而言,外交智库主要有三种类型:

  属于第一线的是外交部及新华社等涉外系统的智库,其特点是密切联系当前外交斗争,虽离不开长远的战略考虑,但主要着眼于当前动态的国际形势研究,具有相当强的针对性;

  第二线是指军队系统或对外交流单位的智库,工作特点是除了关注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之外,也聚焦对中长期国际形势的研究,即注意收集富有综合性、回顾性、全局性、战略性和展望性的外交信息和情报;

  第三线便是高等院校和社科部门的研究所,其工作特点是更为学术化,更具备理论色彩,这些单位在外交方面的研究课题一般不受太大的限制,主要由研究人员的个人兴趣决定,研究视角更为宏观。

  “若按此分类,广义上的民间外交智库可指第三类机构,以及一些挂靠国家行政部门、实由民间筹款的智库组织。”曾长期观察中国智库建设的媒体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说,比如,挂靠外交部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

  信息沟通和“纳谏者”

  与以高校学者为主干力量的其他民间外交智库不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由前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领衔,集合了众多中国前外交高官为理事成员。

  这一成立11年有余的外交智库目前已拥有11个研究中心,其中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的资深外交官、专家、学者不下400人。

  “虽然是一个民间组织,但绝大多数成员是资深的老大使,与外交部关系很密切。”基金会秘书长、前驻委内瑞拉大使王珍介绍说,一般而言,基金会通过公开的、内部的等各种渠道,把对国际问题的研究成果形成书面材料,提交相关部门。

  另一方面,基金会还会举办配合国家的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活动。比如,9月7日,这些资深前外交官率领总政歌舞团,携《木兰诗篇》前往俄罗斯演出,展开交流活动。

  “中国外交智库在关注国际政治现实的大背景下大致扮演了五类角色。”在孙哲眼中,除了为外交决策服务的政策建议者(智囊)角色外,这些智库还担负着担当信息管道、信息使者和外交谈判参与者角色;凭籍自己的学术声望和人脉关系扮演的外交“纳谏者”的角色;政策主张宣传者和传播者的角色;以及政策指导者、审议者和评判者的角色。

  以孙哲的经历,他所在的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以研究美国国内问题、特别是美国国会擅长。近年来,他和同事针对美国内部的战略经济评估报告就曾直达国务院,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的表扬。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多数智库主要扮演着外交信息沟通和‘纳谏者’的角色。”北外智库的一名青年学者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与国外智库“旋转门”(官员与学者身份的变换)特点相比,中国智囊们对决策的直接影响力不是很高。

  “但我们也有‘旋转门’啊。”孙哲透露,从事国际问题综合性研究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其所长曲星2006年至2009年一直担任着中国驻法大使馆公使。

  未来智库何处去?

  相较于以退休外交高官为主力的外交智库,李永辉相信,未来中国外交智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高校。他表示,国外众多有影响力的智库均依附于高校,“这里毕竟是智力密集的地方”。”同时,他也表示,高校不能“关门”办智库,未来更应打通学界和政府机构间的藩篱,形成中国式的“旋转门”。

  而从研究内容和影响力来看,孙哲认为,筹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智库”是外交智囊们更好地参与政治决策的一个方式。“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大西北,都在加速改革开放,如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同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美国等关系日益密切;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与东南亚国家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度正在提升;西藏与印度、尼泊尔等国有着传统联系;新疆同巴基斯坦、阿富汗等的交往逐渐增多;内蒙古与蒙古共和国的联系也是多方面的。”他说。

  孙哲也肯定了“公共外交智库”成立的现实意义。他表示,提高外交的透明度和人民的参与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而智库能否成为集思广益的平台是一个国家是否能在公共外交领域有所作为的直接指标。

  对此,李永辉已有进一步的规划构想。“除了(研究中心)管理的机构设置外,我想未来的中心决策机构将会吸收学者、企业家、官员等各方人士。我们还会专门成立学术委员会,聘请国内包括国际上在这方面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担任我们的学术委员会委员或者顾问等。”

  北外智库:谢绝“纸上谈兵”

  作为中国首个公共外交专职智库,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计划在学术研究、政策研究、社会活动方面取得平衡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于胜楠、邓亚君发自北京 本周末,有着中国首个“公共外交专职智库”之称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即将第一次发挥“智库”作用:9月11日,北外将召开公共外交国际论坛暨第三届外交官论坛。

  临近活动开幕日,中心执行主任李永辉常常忙到深夜:开会部署工作,接受媒体采访……“希望第一次活动能有一个成功的开始。”尽管面色疲惫,但提及筹备多日的论坛,李永辉仍难掩兴奋。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