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邦国委员长在宁夏调研纪实——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吴邦国委员长在宁夏调研纪实

2010年09月15日 00:3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金秋时节,塞上江南天高云淡,瓜果飘香,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9月10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调研,从“苦瘠甲天下”的中南部干旱山区,到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北部黄河灌区,行程1000多公里,足迹贯穿宁夏南北、横跨黄河两岸,深入工矿企业、大中学校、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亲切看望企业职工、学校师生和农民朋友,共商宁夏发展大计。

  吴邦国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机遇,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符合宁夏实际、富有特色的兴区富民之路。

  “让中南部贫困地区群众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宁夏中南部地区干旱缺水,自然条件恶劣,是全国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之一。吴邦国十分挂念贫困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到宁夏调研的第一站就选在固原。一下飞机,他立即驱车数十公里,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原州区开城镇海沟村。这里居住着251户回族群众,由于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全村人畜饮水困难尚未解决,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700多元。吴邦国走进村民马进仓家,与一家人坐在坑上拉家常。从吃水从哪里来、孩子在哪里上学,到庄稼收成怎样、外出务工做什么,吴邦国问得十分仔细。听说委员长到来,村民们都围拢上来,吴邦国走上前去,同乡亲们亲切握手,祝贺开斋节快乐。他说:“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大家现在生活还比较困难。党和政府会想办法解决大家的问题,相信通过上下共同努力,乡亲们一定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近年来,宁夏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解决水的问题提出了不少建议,包括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发展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农业、建设马铃薯种薯基地、组织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等。全国人大常委会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对这些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国务院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办理,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代表反映强烈、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吴邦国强调,改善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基本生存条件,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民生工程。他要求有关方面继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中南部地区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积极推动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搬迁安置,让中南部地区各族群众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宁夏煤炭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煤电产业已基本形成气候。原煤年产量超过5500万吨,人均产煤量居全国第三位;电力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人均发电量居全国第一位。

  宁夏宁东煤田探明储量273亿吨,是国家6个优先开发的亿吨矿区之一。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吴邦国认真听取基地规划建设情况介绍,实地察看神华宁煤集团煤基烯烃项目进展。他强调,搞好煤电、煤化工产业对宁夏今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要坚持科学规划,选准技术路线,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走出一条煤化工的新路子,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宁东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化工基地、西电东送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以沿黄城市带建设带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宁夏沿黄城市带集中了全区57%的人口和80%的城镇,创造了全区9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目前,贯穿沿黄4个城市和6个城镇的滨河大道已全线贯通,沿线城市一体化速度明显加快。

  调研期间,吴邦国先后来到位于沿黄城市带的中卫、银川、石嘴山等城市和中宁、灵武、贺兰、惠农、平罗等城镇,详细了解沿黄城市带规划方案和建设进展,实地察看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治理情况。看到昔日荒凉的废弃矿区如今树木葱茏,得知矿工兄弟从破旧的工棚搬进了崭新的楼房,他感到十分欣慰。吴邦国还专程来到银川灵武羊绒工业园区,考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勉励园区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培育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为活跃地方经济多作贡献。

  吴邦国指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一大国情,也是宁夏突出的区情。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把沿黄城市带规划建设摆到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来推动,以此带动乡镇发展和产业发展,带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带动农村人口特别是中南部地区农村人口有序转移,促进全区尤其是中南部地区生态建设。要坚持高起点搞好城乡建设规划和城镇体系统一规划,优化产业布局,防止重复建设,选准突破口,扎实稳妥地向前推进,走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城镇化新路。

参与互动(0)
【编辑:段红彪】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