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模式”(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如何理解“中国模式”(3)

2010年09月15日 06:4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何看待“中国模式”

  记者:有人说,“中国模式”拓宽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促进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激发了人们关于社会制度的丰富想象。我们应当怎么看这种观点?

  辛向阳:“中国模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比如,印度总理辛格2008年就说过,中国的改革推动了印度的发展。他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外经济开放使中国深深受益,也使印度深深受益,印度正在发生着变化。中国的成功是促进变化的一种动力。在中东,“中国模式”受到一些国家的高度肯定。2007年,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指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成为许多中东国家学习的榜样,作为一个在国际上拥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中国的声音在这里备受尊重。” 在美国,也有学者总结了“中国模式”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从实践意义看,“中国模式”也许不完全适用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但毕竟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值得他们思考;从理论意义看,“中国模式”颠覆了公有制企业没有效率的传统观点、新兴的大国必是好战和富有侵略性国家的论点以及经济发展必将导致西方式民主的定论。

  但是,对于国际上的一些赞美之词我们应当保持清醒,不能头脑发热。因为虽然“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借鉴,但从根本上说,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每个国家都应当探索和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记者:从现实来看,“中国模式”也受到一些质疑。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程恩富:不可否认,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不少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有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我们尤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众多而复杂。从国际上看,中国的快速发展也与个别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利益冲突,甚至引起一些国家的恐慌,近年来趋于增多的国际贸易摩擦便是明证。因此,我们要理性看待“中国模式”,特别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既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又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参与互动(0)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