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国国际救援队结束在巴基斯坦救援任务回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首批中国国际救援队结束在巴基斯坦救援任务回国

2010年09月15日 19:0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9月14日,在巴基斯坦南部特达地区,准备启程回国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批队员在驻地巴基斯坦工作人员相拥道别 周磊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5日7时56分,晨霭未散,一架国航包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随着舱门徐徐打开,“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红色旗帜迎风舒展,停机坪上跃动起火红的救援队队服,格外抢眼。经历近三周艰辛难忘的灾后救援工作,首批赴巴基斯坦洪灾灾区救援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带着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中国救援队的难舍之情回到祖国。

  20天救援工作,6小时长途飞行,50多名队员略露倦容。甫抵机场,队员们仍迈着坚实的步伐整齐地集结列队。

  接到工作人员送上花束的那一刹那,救援队成员张艳君情不自禁地涌出了热泪。

  这是二十个不平凡的日夜。

  中国国际救援队于8月26日下午抵达巴基斯坦,当夜,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特达地区的印度河大堤决堤,洪水泛滥,汪洋直泻……巴基斯坦民众在一片泽国中顿陷无助,50万居民流离失所。中国国际救援队当机立断,前往灾区,成为第一支进入该地区的外国救援队。

  8月27日晚,救援队员就抵达特达地区,在当地开设了“救治功能全面、治疗效率高”的流动医院,每天诊治巴方灾民约600至800人。截至首批队员结束救援任务时,救援队共接诊患者11000多人次。

  在欢迎救援队回国的仪式上,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表示,作为巴基斯坦的亲密友好邻邦和全天候朋友,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巴基斯坦遭遇历史罕见洪灾感同身受,通过各种方式向巴基斯坦提供了真诚无私帮助。“救援队是带着中国人民对巴基斯坦人民的患难真情而去,带着巴基斯坦人民的深情厚谊而归。他们是中巴友谊的光荣使者,在两国人民心中播下了友谊的种子。”

  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高度赞扬救援队工作,表示“救援队出色完成任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得到了巴方的充分肯定和赞赏。救援行动再次增进了中巴人民间的深厚情谊。”

  巴基斯坦遭受历史罕见特大洪灾后,中国积极参与巴基斯坦抗洪救灾,救援队的人道主义援助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目前,中国政府对巴基斯坦援助总额已达3.2亿元人民币,中国社会各界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了对巴援助。

  特地前来出席欢迎仪式的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汗代表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向中国人民的代表——中国国际救援队表达了诚挚谢意。他说:“中国有句俗话,‘患难见真情’。中国在自身面临洪水、泥石流灾害的情况下,仍向巴方提供援助,体现了中国是巴基斯坦真正的朋友,这种全天候友谊深深地印在了巴基斯坦人民的心里。”

  灾害无情,但中巴友谊在灾后的巴基斯坦谱写出新的生命之歌,友谊之歌。

  救援队副领队、武警总医院副院长张利岩介绍,救援队员们肩负神圣使命,克服重重困难,以精湛的技术和一流的服务赢得了当地民众的信赖和好评。一名晒得黝黑的救援队员在尝试用当地语言同灾民沟通时,灾民们竟误以为他是巴基斯坦当地医生,还连连说“不,不,我要找中国医生。”

  皮肤病、腹泻、呼吸道感染……当地贫困的社会状况和灾后各种病症频发,给救援队工作带来极大挑战。高温酷暑下,十几名队员出现了中暑症状,有的队员即使挂着盐水瓶也奋战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医院内,他们忙碌的身影让深受水灾之苦的巴基斯坦民众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温暖。

  “爸爸”“妈妈”……这是中国救援队员们在巴基斯坦得到的新称呼。中国国际救援队联络官徐志忠介绍,一名24岁的当地警察哈桑,在得知中国国际救援队到来后,特地请假前来从事志愿工作。二十天朝夕相处,这个巴基斯坦小伙儿情不自禁把徐志忠喊作“爸爸”。一名18岁的当地保安高烧不退,得到张艳君无微不至的护理,也亲切地对她以“妈妈”相称。

  披肩、项链、手镯……临别前,灾民们不论家境如何,纷纷向即将离开的中国朋友们送来他们拿得出的最珍贵的纪念品。救援队临行前也为当地民众留下了食品和药品,还有几百个中国结、中国脸谱……

  巴基斯坦海军协调官萨迪与救援队员一一话别,七尺男儿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他告诉队员们,“虽然我是个坚强的人,但我深深被中国政府和民众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所感动。”

  “虽然我们记不住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深深铭刻在我们心中。你们的名字就是中国。”这句话是巴基斯坦灾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临行赠言,队员们把这看作是对他们工作的最高褒奖,更是对中巴友谊的最好诠释。

  患难见真情,友谊日弥坚。14日,第二批中国国际救援队已经出发,在巴基斯坦灾后的土地上续写着中巴友谊新的篇章。(孙奕 李忠发)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