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中南海"开政府法治建设新路径 须建长效机制(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直通中南海"开政府法治建设新路径 须建长效机制(2)

2010年09月17日 09:12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直通中南海”网络留言板的出现,对于法治政府建设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留言板的开通实际上是国家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技术上的更新,客观上有利于促使法治政府的建设。开通留言板,反映了政府有责任感和透明化,同时关心民意。这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中央率先垂范,地方政府没有理由不跟进。刚刚开完的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对依法行政又提出了很多新要求,这个留言板算是开通了一种新思路。”马怀德说。

  但专家们对由网络问政衍生而来的网络信访有不同看法。

  “我不主张将‘直通中南海’这样的网络问政形式变为一种与网络反腐有关的信访和举报途径。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信访还是举报都有多种途径和方式可供选择。如果人们一味的依赖网络举报网络信访,将特例变为常态,那么只会让正常的举报途径受阻,也不利于正常举报途径的完善。”林喆告诉记者。

  马怀德也认为,通常来讲,人有冤,要有处伸;有想法,要有处说。至于用什么方式,这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如果法律方式能够更便捷更奏效,人们一定会选择法律的方式,而如果用网络信访的方式成本更低效果更好,人们自然会选择这种方式。

  “我觉得不应该把这个留言板理解为一个举报信箱,举报是归中纪委来管,他们已经开通了相应的信箱,而这个留言板主要是用来表达意见。至于说网络信访、越级信访这些事显得热闹,说明了法治的权威还需要改善,司法的救济渠道还有待畅通,尤其是成本要下降,要让人们意识到使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最好最有效的。而网络信访本身应该是‘民意表达’的方式,而不是‘解决纠纷’的方式。”马怀德说。

  网络问政须建长效机制

  采访中,林喆向《法制日报》记者透露,真正让她感兴趣的,不是“直通中南海”网络留言板本身,而是这一网络留言板出现之后,接来下应该怎样真正让其发挥效力和功用。

  “对于‘直通中南海’这样高规格的网络问政形式还是应该让其形成机制,比如安排专门的人员、设立专项经费、设计有针对性的制度去维护,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林喆说。

  事实上,网络问政,是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方兴未艾的一种行政方式,也被业内专家视为“参与型行政”的一种延伸和扩展。但网络问政发展历程则并不平坦,一度被人们认为有作秀之嫌。

  “网络问政是一种尝试和探索,有人称之为扁平化的沟通机制,因为它的中转环节减少了。这种直接的方式,会对未来的问政方式影响很大。当然这也让网络民意的搜集人员有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当然这也是必要的。”马怀德说。

  北京市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向《法制日报》记者列举了网络问政的几个优势:互联网的技术拉近了距离,使得问政的效率更高;这种信息获取也改善了传统政府治理过程中信息失真、截留的现象;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参与的层面更大更开阔等。

  但是,王锡锌同样指出,要让网络问政变得名副其实,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作为一种信息的获取,目前的网络问政仅仅还只是强调‘问’。‘问政’表现为单向的信息收集的渠道,在程序上也依赖于政府对‘问’的启动。”王锡锌说。

  王锡锌认为,这种问政的行动实践,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由单向的问,到双向的有问有答,这是网络问政在中国的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现实挑战。一些地方做得相对较好,但仍有一些地方政府,虽然都设有留言室、市长信箱等,民众一开始参与的热情也很高,但往往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提了问也没有下文,或者有下文但都是一些官样文章。”王锡锌说。

  对此,王锡锌提倡从制度方面规制网络问政。他认为,从短期来看,对网络民意表达的“制度性回应”是一个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应当加强对民意的吸纳、回馈、说理制度。

  “缺乏这些制度和机制,问政就会成为长官意志的点缀,爱听的听,不爱听的可以听而不闻,网络的参与和表达,都将陷入浅表化、符号化。”王锡锌说,因此,必须在程序上明确要求:对网络参与的意见、主张和偏好,都必须公开;政府应当对这些不同意见进行分析整理,并作出回馈,阐述相应理由。在这个意义上,问政就变成了双向的政策交流和互动。

  “从长远看,网络问政的有效推进,关键依赖于所有参与者真诚沟通的心理和行动。网络问政的参与者(包括政府和民众)表达要超越情绪化,在网络上形成理性的争辩和讨论。”王锡锌说,“网络参与有时类似于‘化妆舞会’,从参与角度而言,参与者身份明确化是有益的。但网络参与者不愿‘实名’表达,可能存在一系列对参与权法律保障的不信任。因此,需要强化对这方面的法律保障。”

  对此,马怀德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对于网络问政这项工作来讲,最重要的是制度的建设。比如怎样才能够避免那些不真实的信息,那网络实名制就有必要和它结合起来。”马怀德说,有些具体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比如,从程序上来讲,怎么保障这些信息原汁原味地传达到最高领导人的手上。此外,要及时对发布的意见进行回复或相应的反馈,以及进度的提醒,而不是让人觉得石沉大海。最后一点,我觉得可以预先对意见进行分类,比如食品安全、腐败、公共卫生,各种问题如果有一个比较详细的分类设置,会使这种方式更加便捷,这在技术上是很容易实现的。本报记者杜晓 本报实习生蒋新军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