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休养生息 江河还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十一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休养生息 江河还碧

2010年09月24日 12:1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滋润着绚丽而厚重的中华文明,养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可怕的污染,却一度让母亲河浊泪横流。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就是给水环境必要的时间空间,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更新功能,使水生态系统由“失衡”走向平衡,进入良性循环,实现人水和谐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在重点流域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措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考核+核查”,重点流域水环境不断改善

  2010年伊始,河南省在省域内的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18个省辖市实施地表水水环境生态补偿制度。仅一季度,开封、周口、郑州等10个省辖市就收到巨额水污染埋单,共被扣缴“生态补偿金”3718万元。

  淮河流域涉及河南11个省辖市,设有22个检测断面,每个断面检测不达标都要缴纳补偿金。

  “3个月的扣缴金额逐月减少。1月扣缴1999万元,3月已降为601万元。”河南省环保厅监测站总工程师丁卫东说,3个月来,全省地表水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河南只是“考核+核查”下水污染防治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十一五”以来,我国实施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制度,并实行了严格的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制度。

  “这些制度的实施推动地方政府进一步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承担起流域治污的主体责任。”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说。截至2009年底,淮河、海河、辽河三个流域“十一五”规划项目完成率分别为79.4%、72.7%、48.6%,提前一年超过了“十五”末的项目完成率。“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完成情况将远好于“十五”。

  监测显示,“三河三湖”、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松花江和黄河中上游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持续好转。将2009年数据与2005年相比较,除巢湖流域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没有变化外,淮河、海河、太湖、滇池、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和黄河中上游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均有所提高。

  人们欣喜地看到,昔日“酱油色”的河水正慢慢变清。

  铁腕治水,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环境保护形势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摒弃“先污染后治理”传统治污模式,实行最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用高效的办法解决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十一五”以来,这一理念正逐渐扎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沃土,转化为越来越多国民的实际行动。

  举目神州 可以看见——

  在湖北宜昌,上百家企业搬迁,近80家小造纸、小水泥等“五小”企业关闭,20多亿元先后投入水环境治理。

  在山东济宁,环保百日会战行动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如火如荼,控水质断面全部达标。

  在齐齐哈尔富区污水处理厂,百余名施工人员正开足马力抢工期,最大的主体工程CASS反应池全部完成,国庆节期间将达到通水条件。

  所有努力,都以我国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得到报偿。2009年,全国控断面中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20.6%,达到《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目标。七大水系水质好转,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7.1%,较2005年提高16.1个百分点。重点流域156个水质监测考核断面中,125个断面水质达标,占总数的80.1%。

  同时,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2009年,全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9.66%,距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的10%的削减目标已经十分接近。

  更重要的是,重点流域各省以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为契机,以规划考核和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

  比如,山东省大力推进造纸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规模以下企业,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强化污染治理,目前全省造纸行业的产量增加了1.5倍,利润增加了3倍,而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却下降了65%。

  科学规划“十二五”,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水污染防治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形势仍不容乐观,距离实现“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目标有很大差距,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依然存在。

  首先,水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随着COD、黑臭等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一些历史难题显现出来,如重金属污染、有毒有害有机物污染、农业源对水环境质量影响等。在部分地区,这些问题甚至威胁到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其次,各类环境安全隐患依然较多。重污染工业企业沿江河分布现象普遍;工业企业超排、偷排问题时有发生,环境预警应急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再有,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区域内产业结构不合理、重污染行业占有比重较大、工艺技术相对落后、小型工业企业污染强度较高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尤其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粮食安全要求高、农业源污染突出、治理难度大。这些严重制约了水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资金、人才、技术的积累。目前,我国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总体依然落后,人才和技术积累依然薄弱,一些关键技术瓶颈有待突破。

  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滋养了一个个鱼米之乡,孕育了绵延不绝的灿烂文化。决不能让工业化城市化,给我们的生命之源带来消亡的危险。

  国内外治理水污染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虽然水污染问题短期内很难彻底解决,但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可以解决。

  据悉,环保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研究编制重点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将在总结“九五”、“十五”、“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科学部署安排“十二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推动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记者顾瑞珍、余晓洁)

参与互动(0)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