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司机”叶聪:下潜时最怕废弃渔网“纠缠”——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蛟龙号“司机”叶聪:下潜时最怕废弃渔网“纠缠”

2010年09月27日 08:43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蛟龙号”也有“司机”,他叫叶聪。作为首席潜航员,两年来,他先后28次驾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执行下潜任务。

  “潜航员就是深海的哥”,叶聪幽默地说。他觉得,潜航员就像出租车司机,把搭乘的科学家送到深海区,“造潜水器的目的,就是为了带更多人去深海。”

  国旗保持“飘扬”姿态

  京华时报:在海底插国旗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叶聪:在海底插国旗并放置寓意中国载人深潜成功的标志物“龙宫”,只是机械手的一项训练科目,目的在于提高潜航员操作机械手的熟悉度。机械手外形类似于人的臂膀,可用于布放水下设施,收集样本等海底作业,要求潜航员很好地操纵它。

  京华时报:在海底插国旗经历了哪些过程,存在什么难度?

  叶聪:我们在水面上以平均每分钟37米左右的速度下潜,100分钟后到达海底3759米,然后将潜水器停放在平稳地带。这时放出机械手,让它从舱底的采样篮中取出国旗,并将国旗插到指定位置。难度在于要把国旗插得笔直,就得保持机械手由上往下的竖直动作,可是有时候方向不太好控制。海底过硬时还得换地方,如果潜航员操作不熟,就需要重复进行,非常考验耐心。

  京华时报:国旗为什么在海中也能“飘扬”?

  叶聪:国旗和“龙宫”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由于海底的特殊环境,它们都是采用抗腐蚀性优越的钛合金材料,表面经过颜色处理,国旗能始终保持“飘扬”的姿态。“龙宫”外形像是一个倒扣的“八角盘”,表面刻有试验的文字描述和工作人员签名。

  四季温度一次感受

  京华时报:舱内的环境如何?能谈谈下潜过程中的感受吗?

  叶聪:载人舱兼具驾驶室和休息室的功能,容积为4.8立方米,这部分空间内安装了众多仪表设备。此外,舱内前下方有三个圆形窗户,用于观察水下及海底世界。我们感觉最明显的是,在下潜的一个多小时里,舱内温度急剧下降约20℃,如果时间更长,有可能降到10℃以下,差不多春夏秋冬四季温度在一次下潜中即可完全感受。

  京华时报:那有什么防冻措施呢?

  叶聪:我们会不断添衣服。衣服要求纯棉防静电材质并且无硬物装饰,连体和分体的款式都有,但我们更习惯较易伸展的分体服装。个人衣服在舱内空间允许的条件下,经检查后也是允许带入的。

  海底世界漆黑一片

  京华时报:下潜过程中,可预料的危险有哪些,如何克服?

  叶聪:危险主要有设备本身的故障和海底废弃的渔网、电缆等。我们的设备正常能工作12小时,如果出现问题,还可以在里面多待3天,给养都有储备,自己排除故障同时等待上面救援。此外,我们最怕被渔网、电缆缠住。如果缠住了机械手,可以把机械手抛掉。我们设计了很多可抛弃物,浮力不够可以先抛压铁。再不够可以抛电池,还有应急浮标可以释放。

  京华时报:海底世界是否非常奇特?

  叶聪:以我个人深潜经验来看,海面200米以下就是漆黑一片,幻想中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并不存在。当我们到达3000多米的深海海底时,觉得非常平静。有的海区航行很长距离也没有发现生物,有的隔20多米就能看到鱼虾等生物。

  更多人有望深海游

  京华时报:当潜航员有什么特殊要求?

  叶聪:除了具备一些专业知识,还有一定的身体条件,不能有心脏病、传染病等。同时,由于载人舱内空间很小,要求身高最好不超过1.75米,而且身体不能有异味,以免影响同伴工作。此外,心理方面不能有幽闭恐惧症,在压力环境下不能有过激行为。

  京华时报:选拔潜航员时会经过哪些测试?

  叶聪:经个人报名、初步筛选后,集中进行专业考核及身心检查,在复杂环境下稳定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在15名候选人中最后只选到了两名基本符合条件,作为第一批选拔出的培训人员。随后,对他们进行理论和驾驶培训,并通过体验下潜等综合考察。选拔培养专业潜航员的过程需要历时3至4年。

  京华时报:未来更多人是否将有机会深潜?

  叶聪:作为一般的搭乘人员,对身体和心理的要求比潜航员低得多。个人通过身体检查后,只需进行3个小时的培训,就能够搭乘潜水器直达深海。目前深潜的费用不低,随着深潜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更多人将有机会到达深海,从而了解和研究海洋。网络支持京华网新浪网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