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中国)推进教改促公平 虑思长远着眼未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如何看中国)推进教改促公平 虑思长远着眼未来

2010年10月07日 21: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10月7日电 题:推进教改促进公平 虑思长远着眼未来

  作者 郭金超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公平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当前,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反映最强烈的,在于接受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异。“择校热”高温不降、“高考移民”及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等诸如此般的问题,表明教育公平还未得以根本实现。

  教育投入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等因素的叠加,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教育不公平,强化了人们的直观感受。

  在国家教育投入不足的客观事实下,地方也就承担着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责任,而中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地方社会经济水平的差距直接带来了教育发展的差距;受中国在特殊历史时期所推行的重点学校制度影响,一些学校长期积累所具有的名牌效应和人们崇尚名校的固有观念,使部分学校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优秀学生,严重扭曲了教育资源的配置;现代社会,教育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家庭“投资”,子女的受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这也凸显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

  实现教育公平,机会公平是关键。但给每一个人公平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机会平等,而是要保证每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201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7月中旬,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对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做出了全面部署,重点之一就是关注教育公平。

  破除教育不公,首先要解决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则指出,在当前的基本国情下,政府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一定要考虑到义务教育的普惠性,保障每一个公民无歧视地受到公平的公共教育,确保进入机会的平等和公共教育的均等化。

  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较突出的表现还在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据统计,2008年上海市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5473.62元,而贵州省仅为2310.83元,相差近6倍。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国家教育纲要的工作重点仍然是推进公平,下一步新增教育经费继续向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倾斜,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随着下一步国家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实现,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这一矛盾也将得以缓解。

  而面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国家在纲要中也针对义务教育“择校热”、“上好学”现象,提出了要率先在县(区)内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此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但这并不是说“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更不要千校一面,也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其次,目前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加快,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陈小娅强调下一步必须为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和城市的孩子一样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据统计,2009年,全国997.1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中,已有五分之四在公办学校就读。

  显然,这就给流入地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责任要求,要求其强化责任意识,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做到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温总理强调的“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的机会也是消除教育不公的重要方面。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小学贫困生享受“两免一补”和高等教育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帮困体系后,中国官方决定建立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这有利于更好地衔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