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再袭全球 专家称中国今冬东北地区偏冷(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极端天气再袭全球 专家称中国今冬东北地区偏冷(2)

2010年10月12日 15:46 来源:北京电视台-天下天天谈   【字体:↑大 ↓小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天下天天谈》。其实,不仅是我们国家在这一段时间遭受一些极端天气的侵袭,在其他国家,比如说韩国,特殊的天气甚至冲击到了韩国的泡菜,因为由于气候的影响,韩国的大白菜产量下降,所以韩国的大白菜价格飙升,影响到他们的泡菜生产,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

  (小片)

  主持人:其实韩国的白菜价格飙升,和他们韩国人吃饭的习惯也有关系,他们就觉得自己国家的白菜是最好的,迟迟不愿意从别的国家进口,才导致他们的白菜价格飙升的,但是可能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气候异常。那从全球的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您分析今年,刚才也说到了一部分,到底是不是气候异常的一个年份呢?

  任福民:今年从韩国来看,因为它离我们国家比较近,就刚才我们说到的好几件极端事件,在韩国同样有体现。一个就是在春季,实际上东北地区很冷,包括韩国也受到影响,这是前期,所以实际上是在4月份,那次寒冷之后,网上能看到这个消息,韩国的白菜在那时候已经有过一次飙升。后来进入夏季以后有强降水,他也同样出现了强降水的过程。可能最近一次促发它白菜上升是因为台风,在9月初的台风直接登陆到韩国,所以对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一个是暴雨,还有大风,所以对它白菜的产量是比较知名的一个影响,所以这样导致了减产比较多。

  主持人:在上个周末越南也发生了水灾,我们先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这个情况。

  (小片)

  00:31:53

  主持人:其实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全球已经发生了好几起极端的天气事件了,洪琳以你的观察,你觉得这样的几率算是高还是低呢?

  洪琳:我觉得可能还得不出一个,这种极端天变得越来越频繁这样一个结论来。比如说刚才我们看到几个小片子里提到这些国家,巴基斯坦、俄罗斯、越南、韩国,我们注意一下,全是我们的邻国,也就是从我们做新闻的角度来讲,一般关注的是我们的邻国和一些主要的大国,比如像美国、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另外还有就是华人华侨活动比较集中的这些国家,虽然说离我们很远,但是那一带可能有很多华人在活动,所以说我们关注度很高。而今年夏天恰巧是这些国家发生这种灾害比较多。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天下天天谈》。接下来我们来关注今冬的天气问题,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家的气候专家发出警告,说今年冬天欧洲将面临“千年一遇”的严寒。

  (小片)

  主持人:一千年以来的寒冬,尤其是今年夏天罕见的高温袭击北半球,有一种说法是说夏天越热、冬天越冷,不知道这种说法有什么依据吗?

  任福民:刚才片子里面提到两个国家,一个是英国的机构,还有俄罗斯的机构。但是“千年极寒”的这个预报,实际上是由波兰的一个科学家他做的,而且他预报主要是指在北欧地区可能会出现千年最冷的寒冬,而他的理由我也特别关注了一下。他说的是由于目前海洋里面正在发生的拉尼娜现象会影响到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由此会影响到欧洲冬季的气候,使得变冷。作为他这个言论出来以后,我们看到网上也特别关注这一个,可能特别耸人听闻,所以得到媒体和公众特别大的关注,各种评论都有。作为我们中国气象局非常关注这个事情,我们国家气候中心专门组织了力量,在昨天、前天两天,我们专门讨论。我们认为,今年冬季欧洲会出现“千年极寒”,就最冷冬季的这种可能性是几乎为零,也可以换句话说,作为我一个科技工作者,我不相信它的消息,因为看到这个之后,我们再分析之后,我们觉得直接怀疑的就是波兰这位学者他的科学态度,怎么来理解?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他的预报手段,从预报手段上来看,前面我们已经简单介绍了一下这个气候预报的问题,气候预报目前就是对于平均状态的预报相对比较成熟,在很多国家有应用。但是对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尤其整个冬季的这种,上千年一遇的这种寒冷,这样的极端事件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手段来做。那么国际上在这个领域开展的研究也就是最近几年,也就是三年左右的时间才开始做这个研究。所以目前来讲,从我们从事专业的同志,目前还看不到可信赖的这种预报手段来做这个预报,这是其一。

  另一个方面,就是他讲到的这个理由,目前存在的拉尼娜。这是太平洋,中东太平洋,在热带地区,特别是沿赤道的中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偏冷,目前的状况就是这样。海水异常偏冷,持续到半年左右它就是一次“拉尼娜事件”,因为这样一个事件对全球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大家知道的可能是埃尔尼诺更多一些,埃尔尼诺就跟它正好相反,它是偏暖的一个情况。那么海洋里面,异常偏冷,异常偏暖,这么大的范围出现以后,它会影响它周围的大气,甚至影响到全球。所以这个事情是非常受关注,尤其做气候预测的时候,这两个信号,埃尔尼诺和拉尼娜是最值得关注的两个信号,为什么呢?刚才说的这个气候预测准确性不太高,但是一旦出现它以后,我们准确性相对高一点。那么从拉尼娜来讲,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热带的太平洋地区,它出来以后,这边降水,在它偏冷的地方少,在这边降水多,最直接的影响在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于全球其他地方,也会有一些信号会影响,但是,作为全球的影响来讲,对于欧洲,这个信号不足以信赖,我们科学上有一个检验,统计上要检验它,检验它以后,它这种影响信度不够,就是不是很可信。那么这个科学家仅仅依据这一个拉尼娜,来预报今年冬季会出现“千年极寒”,所以我们认为依据上是不够的。

  主持人:但是还有专家说,今年冬天,中国以及亚洲一些国家也会出现比较寒冷的天气,不知道这个说法准确不准确?我们先看一下,之后再请您给我们分析。

  (小片)

  主持人:其实这几年北京的冬天我们有一个感觉,不是太冷了,洪琳,你的感觉是什么呢?

  洪琳:确实是这样,那个暖冬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偶尔有一次大雪的时候,可能对大家影响就很大。我印象中,今年比如说1月3日那天就下了一场,应该说很大很大的雪,那天你出门就会发现打车也打不到,很多很受影响。但是我们习惯了暖冬的时候,偶尔来这么一次很受不了,所以说这次媒体报出来这个波兰科学家说,会出现千年不遇的这种极寒天气的时候,媒体也关注,老百姓也关注,大家就说千年不遇的极端寒冷会冷到什么程度?但是仔细看新闻说莫斯科是零下25度,我觉得其实你倒推30年很正常,莫斯科就是应该零下25度到30度那种天气,如果出现了像几年前的那种冬季恨不得都不结冰的天气,它才不正常。所以现在有的时候也是,相比以前我们认为正常的年份,现在由于暖冬的这种出现,反而就觉得说好像不正常了一样。所以今年来讲,但是我觉得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在哪里呢?就是说出现了这个预报以后,我们大家关注,今年的冬天会不会真的变冷?哪怕不是说千年极寒的天气,因为现在看可能只是稍稍变化一点就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就像任先生所从事的工作是一个气候预报的工作,可能会对政府,比如说今年我们是防范暖冬?还是防范一个相对寒冷的天气?因为那个对城市应对的准备来讲,它是不一样的一个概念。比如说2008年年初的时候,我们知道南方出现了很多极端冰雪的天气,造成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作为普通老百姓来讲,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一点,就是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然后这种趋势究竟有没有?所以说有的时候很关注这一点,任何一个科学家他只要说了这个话,媒体在给它报出来的时候,大家有的时候没有办法,因为我们不是专家,我们有可能真的就信以为真,所以这个时候特别希望真正的专家站出来来说这个事情是准的,还是说不用去相信。

  主持人:我们这儿就有一位真正的专家,任先生,您给我们说说刚才那些对北京冬天天气的预测到底是准确不准确?

  任福民:对于我们国家今年的预报,今年的预报,就是说刚才提到的这个拉尼娜的影响,发生拉尼娜以后,历史上有十几次,我们把十几次的情况拿来合成做一下分析,看通常的情况下它会是一种什么状况?这个会对我们今年,比如说做预报的时候会有一些指示意义。刚才说到的,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拉尼娜发生确实是对我们国家也有一定的信号作用。对我们国家来说,我们分析下来,比较可以信赖的可能是我们国家的东北部地区,可能会偏冷比较明显,对于其他地区,这个信号首先不是那么强,而真正我们要做冬季预报的时候,拉尼娜固然是我们首要要考虑的因素,刚才我还说气候预报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除了海洋里面的信号,我们还需要考虑全球冰雪的变化,尤其是离我们比较近的,比如说青藏高原的,还有北极地区的,甚至南极地区我们也会考虑。还有比如说火山活动,有的时候有严重的火山活动我们也会考虑的,还有一种,甚至地球以外的一些地区,太阳活动这样的也会考虑,我们会综合考虑这几类因素之后来做出一个综合的预报。

  主持人:其实天气预报,或者说气候变化的预测也是一个相当高科技的事。非常感谢两位嘉宾今天为我们分析气候,也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