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穆斯林群众圆满完成朝觐功课提供细致服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为穆斯林群众圆满完成朝觐功课提供细致服务

2010年10月17日 21:5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7日,在驻地宾馆内,来自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的农民穆斯林群众何进祥正按照带团政府工作人员提供的手册,一项项检查自己的行李。这名从未出过远门的61岁回族老人,如今除了即将实现朝觐梦想的虔诚与激动,还多了一分紧张。

  “幸好来之前清真寺、县上、市上还有省上都组织了培训,告诉我要带些什么东西、去了注意些什么事情,要不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何进祥说。

  18日凌晨,何进祥将乘坐中国朝觐团从兰州首发的第一架朝觐包机赴沙特朝觐。临行前,政府给他以及每一位朝觐者发了《朝觐工作手册》。在这本册子里,对常见的疾病以及车祸、液化气中毒、失火、走失等事故都有详细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朝觐是伊斯兰教五项基本功课之一,也是中国伊斯兰教一项大型涉外宗教活动,涉及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涵盖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说,每年的朝觐活动都牵动着全国穆斯林的心。

  在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中,甘肃省有6个,穆斯林人口接近180万人。在今年,他们中的2460名穆斯林群众,将在政府的统一组织和周密服务下,实现朝觐的愿望。

  曾有过7次带团朝觐经历的甘肃省朝觐团副团长、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马有成说,当地不少穆斯林朝觐群众来自农村甚至更边远的地区,有的很少有外出旅行的经历,缺乏基本的旅行常识,不少人员懂的阿拉伯语,仅够诵读伊斯兰教经典,难以同人实现有效交流;同时,朝觐将持续1个多月的时间,期间难免遇到生病、住宿、饮食和交通等诸多问题。

  “仅仅依靠个人,很多人将难以顺利完成朝觐功课。”马有成说。

  正因此,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提升有组织朝觐的组织水平和服务水平,确保穆斯林群众能够圆满实现愿望。

  如何确保报名的穆斯林群众人身安全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甘肃省在今年由省级检验检疫部门统一组成体检组,下到各县市,克服路程遥远、居住分散的困难,对报名人员身体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重大传染病、精神疾病人员不会进入名单。

  同时,甘肃省今年在出国培训前,通过清真寺、县上、市州和省级四级进行了培训,将如何完成朝觐功课、确保人身安全以及吃饭、就医和住宿等问题进行了介绍,确保参加朝觐的每位穆斯林群众,都对即将开始的1个多月朝觐生活有基本的了解。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规定,为使朝觐人员圆满完成朝觐功课,各省区每个分团从朝觐人员中推选宗教知识渊博,懂阿拉伯语,并在当地有一定威望的宗教人士担任朝觐教务指导员。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不断改善交通情况,为朝觐穆斯林群众提供更大便利。在2004年,中国在兰州设立了直飞点,从当年开始,甘肃、青海和一部分宁夏的穆斯林群众省去了到北京集中,统一由北京出发的烦恼。

  马有成说,直飞可以省下至少5000元的费用,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更多是给朝觐穆斯林群众本人和亲戚都带来了很多便利。在往年,一些年龄较大的穆斯林群众,需要亲戚陪同坐火车到北京坐飞机,增加了诸多不便,一些岁数较大的穆斯林群众身体上也承受不了。实现兰州直飞后,确保了更多穆斯林群众能够节省体力,全身心投入朝觐中。

  前来为母亲送行的马峰林告诉记者,2003年,他的岳父、岳母就曾前往麦加朝觐,当时需要在北京集中,一个人需要的费用远超过3万元,因为在北京就得住上一个多星期。现在从兰州直飞,一个人如果节约一点,来回花费4万元左右也能成行。

  马峰林来自甘肃张掖市,做鞋帽生意,对于69岁的母亲将赴麦加朝觐,他并不担忧,他说,政府组团朝觐,包机前往,一路上都有人照顾,没什么可担心的,在飞机上,冷了,有服务员提供毛毯;渴了,有人送上免费饮料,比自己的子女照顾得还要好。生病了也有随行的医生照顾。

  在今年,甘肃省又尝试在每年朝觐穆斯林群众最多的临夏回族自治州设立集中点,出发时穆斯林群众直接由临夏州出发赶到3个小时车程外的兰州中川机场,不再在兰州集中,这也为穆斯林群众提供了方便,节约了费用。

  甘肃省朝觐团秘书长、甘肃省宗教事务局朝觐办主任马建平说,朝觐是一项穆斯林群众自费的宗教活动,朝觐活动本身也是由伊斯兰教的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组织的,政府并没有过多介入和干预。但是,由于朝觐活动规模大,涉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朝觐活动成为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政府的有效监督、管理和服务是必须的。

  “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有作为的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马建平说。(记者 宋常青 朱国亮)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