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与“风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河南日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与“风情”

2010年10月19日 13:33 来源:河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湖南省新晃县10月16日宣布,该县将投入50亿元重建“夜郎古国”。据称该县为“夜郎古国”所在地,投入这笔巨资,是为了建设夜郎古国燕来寺、舞水长廊等景区,重点再现“夜郎文化和风情”。(见10月17日《钱江晚报》)

  近年来,各地重建历史文化景观可谓风起云涌。一些地方为了争夺历史传说、文化名人故居等掐得不亦乐乎。之所以热衷于修这类景观,各地都像新晃县这般,有一个振振有词的理由:再现辉煌的历史文化与美丽风情,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但这种理由往往在现实中站不住脚。人们不是傻子,这些连修建者自己都不当真的“假古董”、“伪名胜”,往往面临门可罗雀的结局,真正赚钱的少之又少。正如一些媒体指出的:修筑“伪名胜”热潮,不过是某些官员政绩饥渴的体现,图的是一时吸引眼球,全不管历史真实和经济效益。

  所谓重现“历史文化与风情”,就更似是而非。历史文化、风情,只能说明过去。而且从本质上说,文化是一种精神内涵,靠这些假而又假的物质景观来传承,无异于缘木求鱼。假若当地本身还面临各种需要花钱的地方,花巨资来“重现历史文化与风情”,就更不可思议。

  拿这个慷慨斥资50亿修“夜郎古国”的新晃县来说吧。据媒体报道,在年初遭遇重大干旱灾害时,该县170座山塘干涸,1400口水井断水,11万群众饮水困难。拿出几亿元来把水利工程搞起来、不要一到干旱就让群众吃水抓瞎好不好?又据报道,该县日光村群众长期上访,原因是地被非法侵占,补偿安置不力,农民生计困顿。拿出一些资金来解决农民的补偿款项好不好?加大投入,有效消除城乡巨大差别问题好不好?

  修建“假古董”,一掷数亿数十亿;一说到民生、公益投入,财政就“捉襟见肘”。其实,像陕西吴起镇实行全民免费教育,一年投入才不到一个亿;神木县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一年投入才1.5亿元。但没有见哪个县去效法它们,相反“再现历史文化与风情”,倒是蔚然成风。

  把历史文化景观复制得再堂皇,将历史民俗重现得再华丽,假若不将百姓、公益放在心上,百姓生活和公益事业问题重重,那该地就根本没有什么文化精神,其风情也根本毫无美丽可言。良好的文化就体现在良好的公民福祉和公益精神上,体现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中;美丽的风情只能蕴含在幸福的生活中,绽放在人们的笑脸上。往往是对本地当前文化、风情毫不自信的官员,才会把希望寄托在复制历史上,而这种复制,损害了民生和公益,违背了文化精神,恰恰是对祖先创造的优良历史文化和风情的亵渎。□阿 哲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