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方民间编纂抗美援朝烈士名录 寻访工作遇艰难 (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军方民间编纂抗美援朝烈士名录 寻访工作遇艰难 (3)

2010年10月26日 06:16 来源:央视《新闻1+1》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主持人:

  努力为这些捐躯了的生命留下一个名字,为什么我们必须特别看重这些名字?岩松。

  白岩松:

  我们用什么方式去体现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永远会告诉自己生命是有价值的、是有尊严的、是该被隆重纪念的,更何况他是给我们的今天其实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觉得面对60年前的这一天,今天我们更该想的首先是活着的,还有离去的。活着的其实最小的都已经奔80岁去了,大的就更不要说了,他们剩下的已经不多了。有的人生活境遇并不是很好,我觉得我们要现在来到他们的身边,让他们的晚年显得更加绚丽,让他们知道他们60年前所做的一切是有价值的。但是同时我们要做相当大量的工作是那些逝去的,逝去的人有很多的人没有名字,所以现在在找,很难,但是毕竟这个工作在做。

  非常有价值的是,总政组织部从2000年也开始做烈士英名录,我觉得我很愿意看到这样一个工作,一个是民间在做,一个是更有实力的军队在做。有一天希望他们能殊途同归,这样他们最后的结果可能更真实,也更让历史信赖。

  主持人:

  可能我们梳理这些名字也不仅仅是为了面对过去、面对历史?

  白岩松:

  绝对不是。有的时候说这样一句话有点绕,我们能够一如既往地善待过去的英雄,就是对未来所有会对国家热血沸腾人们的一种尊重。我们在和平的年代已经太久了,大家已经没有所谓的为国捐躯或者说为了世界、为了和平等等这样一个概念。但是如果我们能始终善待我们过去的英雄,比如说去年60周年有老兵敬礼,就是过天安门广场,大家热血沸腾,看到了一个国家对有名字的老兵的尊重。今年10月1日又看到了国家领导人去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只有这样的行为是持续的才对未来,如果国家或者说世界的和平需要我们冲上前去的时候,他才会义无反顾。所以不仅仅是尊重历史,还是一个尊重未来的问题。

  主持人:

  志愿军在异国他乡为国而战,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命运?来听一段电话采访。

  (电话采访)

  徐焰(国防大学教授):

  当时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人,因为他是全国人民动员,所以说入朝的人五湖四海、天南海北到处都有。参加抗美援朝人数最多的据统计,一个是东北三省,因为第四野战军的老部队参战的比较多;另外,东三省仅靠着朝鲜前线补充兵源也比较多;再一个四川籍的人也比较多,因为四川当时是中国人口的第一大省,动员参军的人也比较多。全国各省、各市都有参加抗美援朝的人,这些老兵早都已经复员了,他们生活在祖国各地,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关怀。

  记者:

  他们现在的状况如何?

  徐焰: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后来继续在军队和党政机关工作的人,这些人的生活待遇相对来讲还是,跟现在发家致富的人还是没法比了,相对来讲在社会上比较好的。应该说有部分人的生活困难主要是家在农村,咱们中国一些社会保障又不完善,这些老战士复员回乡之后,政府虽然给一些照顾,但是由于农村社保条件众所周知还是比较差。这些老战士现在年纪都已经非常大,这已经过去60年了,大部分都在80岁左右了,对这些人来讲应该注重给予适当的照顾。

  主持人:

  要注重给予适当的照顾,恐怕这个话说着容易,但似乎做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容易?

  白岩松:

  所以找到名字首先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实从世界各国的惯例来说,找到了名字也对他一定的慰问、一定的抚恤是直接相关的,但是你要不知道名字就一下子淹没在历史当中了。现在有的人会去探讨这样的问题,去讨论战争怎么样,其实这是对于那些参加到战争当中的人来说是一种伤害。比如说回头去看历史,法国跟德国可能打过仗,后来他们又和好了,不能因为他们和好了,打过仗的士兵所付出的这种努力就是没有价值,依然一个国家要以最高的礼遇去对待他们,因为他们是为了国家,哪怕是志愿军,同样是为了国家和为了这个世界。好像这两年这个情况越来越被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一种层面,包括我说的,包括今天等等。我觉得这个体现了,有的时候你会说一个大国大在哪、一个强国强在哪,不仅仅是那些数字,还在于尊重所有该尊重的。

  主持人:

  即便找名字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毕竟历史久远了,但是找的过程本身其实意义也是挺大的?

  白岩松:

  非常大。比如说唐山大地震1976年到现在已经是34年的时间了。但是还会在它的地震的碑上填写新的确定的名字,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填写了这几千个名字,我觉得这是一个城市特别让人尊重的地方,对一个国家来说不更是如此吗?

  主持人:

  刚才你说有一句话很绕,但是我觉得我们用最后这个时间把那个话再重复一次,可以吗?我们面对过去的历史其实是为了……

  白岩松:

  没错。我们善待过去的这种历史,尊重过去历史上所有付出努力的人其实也是在善待未来,因为未来总是还会有新的挑战。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