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员进领导家中登记 省长笑称忘了结婚纪念日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普查员进领导家中登记 省长笑称忘了结婚纪念日

2010年11月03日 10:3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月1日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阶段的第一天。在这一天里,许多地方的党政“一把手”都带头接受了普查登记。据各地媒体的报道,他们或在家中,或在办公室,或在登记点,以普通公民的身份配合着人口普查工作。对于一些普查员来说,踏进官员的家门,难免有些紧张。但很多人发现,领导们亲切平和的态度,时而一点小幽默,让自己很快放松了心情,认真投入工作中。

  办公室、家中和登记站:入户普查第一天领导带头

  积极参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领导干部也不例外。1日,各地领导干部们在家中或是办公室等地接受了普查登记,有的还赶到指定的人口普查登记站申报个人信息,以实际行动支持人口普查。

  1日上午8时半,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办公室里热情地接待了普查员,耐心地接受人口普查员的询问,并按照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要求,逐项作了认真回答。最后,汪洋提笔郑重地在申报人一栏签名。

  上午9时,普查员林锦屏、章剑卫来到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的办公室,进行普查登记。按照统一要求,普查员询问了赵洪祝的姓名、出生年月、民族和最高学历等情况。赵洪祝认真作了回答。普查员在登记表上作了细致记录。

  同样是上午9时,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省长吴新雄,省政协主席傅克诚分别来到指定的人口普查登记站,以一名普通公民的身份积极配合普查员,现场逐项逐条如实申报了个人信息。

  1日早晨一上班,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等自治区领导来到银川市金凤区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站,就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家庭、居住等情况,认真接受普查员的询问登记。

  这一天,也有不少普查员敲开了领导同志的家门。当天一大早,西宁市城中区礼让街七一路西社区的普查员余瑶和指导员吕文燕,早早就到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和省长骆惠宁家中进行人口普查登记工作。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等省领导也在各自住地接受了普查员的登记询问,并按照普查登记的要求,逐项作了认真的回答,最后郑重地在申报人一栏签了名。

  轻松幽默 分享记忆:青海省长笑称忘了结婚纪念日

  对于一些年轻的普查员来说,面对面地询问领导的信息,难免会有些紧张。今年刚刚大学毕业来到西宁市七一路西社区工作的余瑶是社区中年龄最小的普查员,提起在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家中入户登记的感受,她说:“敲门时我还有点紧张,强书记很随和,我的紧张情绪很快就消除了。”

  当时,强卫书记一边拿身份证一边对她和同事微笑者说:“你们辛苦了!这么早就开始进行人口普查登记。七一路西社区是管理省委大院的社区,你们可是我们社区的父母官。”

  8点30分,余瑶和吕文燕又来到省长骆惠宁家中进行普查登记。省长家作为10%的抽样住户,填报的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长表,登记信息内容涉及45个项目。当余瑶问起省长的结婚时间时,骆省长被问住了。他笑着说:“哎呀,我只记得结婚的年份,结婚纪念日还真没记住,但你要问我咱们省重要的经济数据,我倒是能说得清清楚楚。”省长的这番话,引得大家都笑了。

  西安市市长陈宝根也在家中接受了普查登记。此次入户陈宝根家登记的普查员张晓钊和孟华,都是第一次与陈宝根近距离接触。“没入户之前还挺紧张的,毕竟要去的是市长家呀。”孟华说。

  当普查员核实陈宝根以前的户口登记地是宝鸡市渭滨区时,陈宝根说,他与夫人的户口登记地原来均是宝鸡市渭滨区,因工作调动,9年前调到了西安,目前户口登记地在西安,“这样看来,我也是外来务工人员。”陈宝根笑着说道。

  1日下午2点,普查员来到昆明市长张祖林办公室,完成人口普查的入户登记工作。填报工作以问答的形式开始,在填写完包括姓名、住址、户籍、学历等信息后,登记工作顺利完成,共用去大约5分钟的时间。随后,张祖林用毛笔在普查表申报人处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张祖林还谈到了自己对人口普查的记忆。他说,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那个时候我刚刚参加工作,家里面有一个亲戚被选派为录入员。我们全家都为此而高兴。”

  据了解,从11月1日开始,全国600多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将走进4亿多户住户,查清查实全国人口状况。入户登记阶段从11月1日持续到10日,普查人员将一家一户地入户调查。11月11日到30日进行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全国抽查万分之一的人数。从12月起进入数据汇总和资料开发利用阶段,2011年4月底公布这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记者 姚奕)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