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在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署名文章 谁是“郑青原”?

2010年11月05日 08:33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后,《人民日报》连续刊登署名“郑青原”的文章,其中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敏感文章在人民网以大字头条推广24小时以上,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其实,“郑青原”并不是特定的某个人,而是一个写作小组。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写作组,一直都存在。

  A

  写作组之今生

  郑青原意指“正本清源”?

  新华网首页10月31日在醒目位置出现《揭秘: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的“郑青原”》链接,转引人民网“强国论坛”的同名帖文。文章分析指出,“‘郑青原’系列文章是中央政治局形成的观点,是政治局级别的舆论导向”。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后,《人民日报》10月21日、25日、27日、29日分别刊登署名郑青原的文章,分别是《在大有作为的时代更加奋发有为》、《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未来》、《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

  这篇“揭秘”文章称,“郑青原”文章横空出世,尤其是第三篇涉及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敏感问题文章,在人民网以大字头条挂24小时以上,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说明文章的重要性,也暗示“郑青原”这个署名不一般。文章指,“郑青原”文章中对重大观点的提出和强调,显然不是一个人的能力能达到的,发表在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显要位置,也表明这既是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文章,更是对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政治体制改革起定方向、定基调作用的号角文章,显示其不一般的政治意义。大有对外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进行“正本清源”之意。

  “郑青原”级别比“任仲平”高?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出现在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另外两个笔名“任仲平”和“仲祖文”:“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集体评论的化称,擅长对一些重大时事问题进行评论;而“仲祖文”据说是以中组部名义发表文章的代称,多涉及中共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一些问题的论述,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

  文章作者认为“郑青原”是比“仲祖文”、“任仲平”更高级别的化名或谐音。“郑青原”系列文章是政治局级别的舆论导向,是中央政治局形成的观点,以适应媒体形式和其他的需要,化名冠名,对全党进行的思想意识的澄清。

  B

  写作组之前世

  曾经一篇雄文动天下

  20世纪70年代,写作组曾领导舆论。影响最大的是以“梁效”为主要笔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和曾用“罗思鼎”等笔名的上海市委写作组。其次还有以“初澜”为笔名的文化部写作组、以“唐晓文”为笔名的中央党校写作组、以“洪广思”为笔名的北京市委写作组等。当时的中国,普遍实行政治学习制度,一般每周学习至少半天,而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两报一刊”的重要文章。写作组在当时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当时,写作组的政治影响力非常大,比如初澜一篇批判晋剧《三上桃峰》的文章,将“桃峰”与王光美下乡蹲点的“桃园经验”联系在一起,给这出戏扣上了“为刘少奇鸣冤叫屈”的大帽子。这使数以千百计的官员挨整下台,山西省委的领导机构也因此改组。

  老前辈:“任仲平”和“仲祖文”

  任仲平,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仲祖文,即“以中组部名义所发文章”的代称。阅读人民日报的读者对这两个署名一定不陌生。评论是党报作为中央媒体绝对的优势,其中以“任仲平”和“仲祖文”署名的最有来头。“任仲平”擅长对一些重大时事问题进行评论,而大凡涉及到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一些问题的论述,皆署名“仲祖文”,他们是写作小组。

  □延伸阅读

  写作组北有“梁效”南有“罗思鼎”

  写作组的文章,通常以化名出现,取其谐音的居多,也有一些不取谐音而取某种含义的:

  梁效:谐音“两校”,是“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主要笔名。

  罗思鼎:谐音“螺丝钉”,是“文革”期间上海市委写作组的主要笔名。

  唐晓文:谐音“党校文”,中央党校写作组化名。

  初澜:谐音“出蓝”,取义于“青出于蓝”,文化部写作组化名。

  方泽生:取意“刚开始做毛泽东的学生,就起一个叫‘方泽生’吧!”

  石一歌:专写鲁迅作品评论的“十一个人”。(余秋雨为该组成员)

  方岩梁:取自毛泽东诗词“风物长宜放眼量”后三字。

  丁学雷:上海市委写作组化名,寓“丁香花园学习雷锋”之意。

  □网友热议

  网友“IP:121.14.235。★”:郑青原同志说的非常好,能立足中国自身的情况分析中国的政治体制,既有理论的推演,又有实践的证明,既能看到过去,又能看到将来,显示出很强的理论思考力、战略洞察力。

  网友“IP:123.235.43。★”:一双鞋子,合脚的才是舒适的;一副眼镜,合适的才是清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政治发展道路,是我们中国人“上下求索”的智慧结晶。 据《北京晨报》、《新快报》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