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李长春:要进一步加强改进重大突发事件宣传报道(2)

2010年11月09日 08:47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大 ↓小

  第一,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在全社会带头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要充分认识新闻宣传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坚持新闻宣传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党性原则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原则,把坚持正确导向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灵魂,把客观、真实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命,把体现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使命,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

  第二,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新形势下舆论引导水平。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把正确导向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开展舆论监督,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流舆论,用正面的声音压倒各种杂音噪音。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重大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方针,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最大限度挤压各种谣言和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要准确把握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认真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善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善于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体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网上热点问题的引导,唱响主旋律,使正面舆论成为网上最强音。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动解决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使舆论监督真正成为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的有力武器。

  第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推动新闻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新闻宣传工作坚持“三贴近”,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方法。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学习的观点,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深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和精神世界,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充分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要始终坚持群众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标准,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汇聚民智,满足人民群众信息需求,回应社会普遍关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积极改进新闻宣传工作,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多开展与群众的互动交流,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多运用群众的语言,多反映群众身边的人和事,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加为群众喜闻乐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

  第四,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生机活力。改革创新是新闻宣传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源泉,也是形势发展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迫切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大力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业态创新、科技创新,推动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创新舆论引导的工作机制,加快构建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大力开拓网络媒体,整合都市类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不断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要积极投身新闻单位内部改革,以实际行动推进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新的工作机制中焕发出更大更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新闻事业的发展活力。要顺应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把握信息化条件下新闻传播规律,不断提高运用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本领和能力。

  第五,加强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树立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关键靠人才、靠队伍。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不仅关系队伍的整体形象,也关系舆论引导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要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职业形象,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切实增强使命感和光荣感,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牢记肩负的历史重任,自觉加强作风建设,踏实苦干、精益求精,克服浮躁心态,克服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的不良倾向,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一流业绩。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高度统一,严肃对待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努力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坚决反对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和低俗新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以获得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的同志为榜样,加强理论武装,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实践锻炼,勇于担当重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名播音员、名评论家,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增光添彩。

  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共同的事业,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新闻事业、支持新闻事业。各级党委政府要正确认识新闻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和改善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善于运用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不断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为媒体宣传报道提供保障,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新闻工作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广大新闻工作者更好地献身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已经为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描绘出美好前景,广大新闻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