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学者称中国城镇化发展不可阻挡 要重视农民需求

2010年11月09日 10:4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城镇化在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阻挡的趋势。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源泉。与13亿人口的规模相比较,我国的城镇化率仍然偏低。若未来20年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从现在起到2030年,约有3亿农民将转为市民,将创造出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这就需要一方面充分利用和挖掘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需求,另一方面合理使用和保护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需求。

  一、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需求

  从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中,由于收入增加会带来方方面面的农民需求。

  第一,住房需求。推进城镇化关键是要让农民从农村“走得出去”,更要在城市“安得下来”。为此,最重要的是解决住房问题,让农民真正在城市留下来,变为市民,融入城市生活。因此,既要提供公平的政策环境,又要积极探索思路,为农民工在城市的务工生活创造必要的住宿环境,同时让一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民工在城市留下来、住下来,这里有着巨大的需求。

  第二,教育需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农民工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200万人迅速增加到目前的2亿人左右。这一群体的平均教育年限不足8年,有些西部城市还不足7年。他们中的相当部分是18~22岁的年轻人。面对城市的教育资源和向上发展的压力,许多人萌生着继续读书求学的愿望,社会应该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另外,目前我国有800多万身处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他们在城市如何上学对基础教育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需求。

  第三,医疗需求。农民工对医疗保障的现实需求首先是源于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急剧上涨的医疗费用,使48.9%的群众有病不敢轻易上医院就诊,城镇有29.6%、农村有65%应住院的患者不敢或不愿住院。而截至2007年5月底,全国参加医疗保障人数达1.66亿人,这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不到全部城镇人口的四分之一。医疗费用的急速上涨使农民(包括农民工)具有更加强烈的获得医疗保障的需求。

  二、满足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需求的措施

  第一,力促农民增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大力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完善和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扶贫开发政策;逐步把政府公共财政、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扩大到农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二要搞活农村经营机制,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放手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发展;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三要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取消面向农民的各种不合理收费,清理并规范各项涉农收费,杜绝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等现象。

  第二,坚持规划先行。一要统筹规划我国产业空间布局、人口布局、交通网络布局,把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和城镇化结合起来,重点发展沿海地区的中小城镇。二要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顺应产业聚集、重点地带开发等区域发展趋势,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三要全方位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四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城镇化提供必要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第三,合理政策引导。合理选择城镇化发展重心,鼓励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自然迁移。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国土面积都很大,但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要比我国高,生态环境保护要比我国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他们采取的是自然迁移政策。从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角度来看,人口向沿海地区集聚可以使内陆不少地方的农村人口减少,耕地增加,从而有利于耕地集约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四,加强权益保障。既要抓紧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又要依靠改革和发展,逐步解决深层次问题,形成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体制和制度。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体制性障碍,加强和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实行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

  总之,由乡下人变城里人是不少有经济条件的农民的迫切愿望,只要社会为他们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城镇化,就能创造出巨大的需求空间。(作者黄铁苗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