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长江日报:从“引渤入新”看公共工程决策

2010年11月18日 17:12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引渤海水入新疆工程最近广受关注。中国工程院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10多位院士、专家认为这一工程“不可行”、“不可想象”。

  “引渤入新”消息最初来自于日前在乌鲁木齐召开的一次会议,其基本设想是从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取水,跨越5000公里,通过玻璃管道将海水经内蒙古后调入新疆,从而解决新疆缺水问题,治理沙漠,并被认为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专家们则从工程造价、气象学、生态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得出该工程不可行、不可想象的结论。

  在网络上,大多数人将“引渤入新”看作是类似“给喜马拉雅山炸开口”、“长城贴瓷砖、黄河建护栏、赤道镶金边”的空想笑谈,然而随后的报道显示,一些地方和企业对此事相当积极,部分外围工程据称已经开建。虽然经证实国家以及相关省份发改委并未正式立项,但“引渤入新”工程恐怕并非空穴来风。

  有些重大工程从设想、论证到付诸实现,人们并不知情,信息没有充分公开,“引渤入新”同样是一个大型工程,不论其最后论证是否可行、国家是否立项、是否变成现实,其争论过程摆在在公众面前,进行充分的公开论证,人们可以获取相关信息,这应该是任何重大事项信息发布的正常状态。

  可行不可行是“引渤入新”争论的一方面,事实上,任何重大工程哪怕是工程构想之所以重大,不仅在于技术和资金是否能够完成的问题,还因为它们往往产生社会政治、文化、地质、生态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暂时不可预见的。

  每个人都可能灵机一动,提出无比宏伟的设想,政治人物、科学人物也不例外。头脑里的想法可以不考虑可行性,不考虑这样那样的现实影响,但想法打算变成现实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有些宏伟设想可能会变成现实,而有些设想即便初衷看上去有道理,也未必一定要、一定能变成现实。很难判断“引渤入新”究竟是哪一种,但要将构想变成决策,就必须进行公开的、科学的论证。

  “引渤入新”还处在科学论证阶段,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截然对立的观点,由于专业性程度较高,普通民众很难参与到论证过程中。对于某些重大工程来说,论证主要在专业群体中进行,审批立项权则掌握在政府手中,但是工程通过论证、正式立项,并不表示需要实际施行起来。重大工程能不能实施,还要经过公众同意,这是重大工程的合法性所在。在我国,公众同意具体表现为人大对政府行为的授权。

  “引渤入新”也好,其他重大公共工程也好,实施决定权既不掌握在资本手中,不掌握在院士、专家所代表的知识精英手中,也不掌握在政府手中,而在公众手中。事实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些不经公众同意而实施起来的工程所带来的后果。因此,“引渤入新”这一构想是不是荒唐、到底有没有可行性并非关键,关键是类似重大工程能否确立一种全新的决策方式,不是关门决策、秘密决策,而是要真正实现公众对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决定权。(刘敏)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