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吴长生:没有文化建设的新农村只是华丽的空壳

2010年11月20日 15: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昆明11月20日电 (胡远航)“没有文化建设的新农村是残缺的,新农村如果没有内涵和精神支撑,就只是一个华丽的空壳”,吴长生作为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跑遍了中国大部分的农村和城市,今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国村官文化论坛上,吴长生如是称。

  11月20日,来自中国基层的600多名村官齐聚昆明,为中国农村的文化发展建言献策。作为此次论坛的专家代表,吴长生显得忧心忡忡,他说,“没有文化建设的新农村只是一个华丽的空壳。中华优秀文化最闪亮的部分都是在乡村,农民文化、民间文化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保存中国文化瑰宝的责任落在了基层村官和我们农民身上。”

  相比从前只知道鼓足劲头发展经济的势头,不少村官已经开始转变自己的想法。

  68岁的刘志华,是河南省新乡市京华村的掌门人,在经过了70年代发展第一产业、80年代发展第二产业的历史进程后,带领全村人玩起了文化产业。

  “农村为什么穷,因为我们无知;改变贫穷的局面靠什么?靠文化。”刘志华坦诚,改革开放后,京华村通过大力发展经济,使村民过上了非常富裕的生活。“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跟不上,整个发展还是会慢慢停下脚步。”

  吴长生说,“跑了这么多地方感觉却比较悲哀。建设太快带来了不少后果,套用网络上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文化都进了博物馆,娱乐都进了会馆’。城市文化已经走向了趋同,农村文化应该怎么建设,怎么开发、利用和保护?”吴长生说,“找不到本土印迹的农村文化不叫农村文化,农村不能再感染城市病。”

  来自云南省剑川县石龙村的李根繁,和参会的大部分村官有点不一样。用他的话来说,他不是作为一个带领农民走向富裕的村官站在这里。“我们村做到了文化乐民,但是没能做到文化富民。”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使得石龙村保持了较多白族传统的文化事象,白族调、本子曲、滇戏、洞经古乐、念佛会、本主崇拜等都有较为完好地保留。李根繁觉得石龙村好似被遗留在了历史的记忆里,如何在发展中传承民族文化、农村文化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论坛上600多村官也探讨了这一引人深思的问题,不少村官都认为,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是农村文化建设未必要跟城里人一样,农村要找自己的路子,立足农村,保存特色。“还是要做实实在在的农村文化,真诚的农村文化” 吴长生说。(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庄百万】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