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本月底结束

2010年11月30日 11:04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此次人口普查是否真实准确完整?

  11月26日零时起,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工作全面展开。这次人口普查动用600多万名普查员、全国各级财政投入或将达80亿元。庞大的流动人口、复杂的“人户分离”,以及一些担心隐私被窥探拒绝普查的“难进户”,让人们对巨额投入能否摸清家底捏着一把汗。此次人口普查的登记质量怎样?能否提供一个“真实、准确、完整”的数据?这次质量抽查将为我们揭开答案。

  抽查以形成漏报率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净误差率为千分之零点一五,1990年“四普”净误差率为千分之零点六。通过“事后质量抽查”推算,2000年“五普”的漏报率达到了1.81%,比“四普”漏报率扩大了30倍。“六普”的漏报率将达到多少?

  据悉,这次抽查的目的,是评价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质量,抽查数据不作为评价地方登记质量的依据。据了解,全国共抽查402个普查小区,约4万户、12万人,抽查工作将于本月底结束。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主任段成荣是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顾问咨询组的九位专家学者之一。他告诉记者,事后质量抽查是所有大型调查包括人口普查的重要环节,以反映调查的准确程度,比如是否存在漏报、重报,填报信息是否准确等等。通过质量抽查,推算本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漏报率和重登率。

  北京市有20个普查小区承担“质量抽查”的重任,河北省有15个普查小区被抽中,各省区市至少有一个普查小区参与抽查。为确保核查的真实可靠,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交叉式检查,国家统计局工作人员全程督导。“入户当天早上打开信封,才能知道20个普查小区分布在什么地方。” 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顾兖州介绍说,待确定核查小区后立刻封存所有登记表,由核查人员重新入户,用四天时间逐户比对。

  客观看待统计误差

  “误差是必然存在的,在看待普查数据准确性时,需要更加客观的态度。”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卢春恒说,国际上人口普查的误差范围在2%至3%,只要不超过5%都是可以接受的。

  经过前期的入户摸底、11月1日至10日正式入户登记和随后的复查补漏、质量抽查,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已近尾声。12月开始进入数据汇总和资料开发利用阶段,普查数据将逐级汇总,计划明年4月公布主要数据,同时对所有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利用。

  顾兖州介绍,北京市的860多万张表格将进行手工快速汇总和机器完整汇总两类汇总。各级普查员对普查表审核确认后,进行编码录入电脑,完成《快速汇总过录表》,得到全市各区县街乡的基本数据。同时,从12月起至明年3月15日,对长表、短表全部扫描,进行个人所填表格全部列项的内容汇总。扫描结束后,10%的长表将送入档案馆永久保存;短表保存原始影像图做数据库,纸质资料将统一监督销毁。

  和前几次普查相比,“六普”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日益庞大的流动人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流动人口只有几百万人,1982年普查才200多万人,2000年普查一下蹿到了1.77亿。十年间,流动人口规模继续增长,预计2010年已达两亿人左右。

  以往普查主要立足流动人口“流入地”清点人数,很容易出现漏登。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副司长赵云城介绍,此次普查要求普查员遇人先不判断,见人就登,见户籍就登,不光在流入地登记,在户籍地也登记一些基本信息。“两头堵”,保证流动人口漏不掉。两边登记完之后,由计算机汇总软件判断,不会造成重报。

  开发利用有待深入

  “如果我们不知道社区有多少人,那我们怎么知道要建个多大的医院呢?”在美国2010人口普查的网站上,清晰地写道——“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多的服务,更美好的明天。人口普查数据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分配每年4000亿美元的联邦预算。”

  人口是最大的国情。摸清人口状况,便于制定和调整各项政策,优化公共服务,这也是世界各国开展人口普查的重要目的之一。

  正如今年世界人口日的宣传主题,“每个人都很重要”,人口普查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也是为了每个人的美好生活。尽管一再强调普查资料将严格保密,不会用于其他用途,但敏感的隐私保护神经依然影响到一些居民对人口普查的配合程度。“暂住人口参加普查的热情不高,人户分离的心存犹疑,超生的担心‘秋后算账’,每家都有每家的隐私。”一位普查员这样总结。在一些高档小区,拒绝普查的情况更为多见,普查员不得不几次登门。

  “这种对入户调查的不配合已经影响到普查的可信度。”段成荣告诉记者,尽管如此,改变面对面的普查方式在目前条件下还难以实现。他介绍说,考虑到入户的困难和居民的接受程度,普查表上的每个项目都经过反复斟酌,从2000年开始引入“长表和短表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即只在最重要最基本的项目做到人人调查、百分百覆盖,一些相对次要的项目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有科学依据的估计推测,事实证明这也是一个有效且高效的办法。

  而这些耗费巨大精力得来的人口数据,将很快直接服务于我国的政治生活、社会建设和经济活动,并在各级政府的“十二五”规划中得到体现。但如何对这些数据充分加以开发利用,将数据转化为具体领域的科学决策,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颜维琦)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