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李长春: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

2010年12月17日 20: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17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今日下午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就加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提高中国国际传播能力,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

  李长春指出,加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是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技术,不断增强国际传播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要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国际舆论传播的新特点新形势,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新闻业务精通、深入了解国情、熟练运用外语、熟悉国际规则的外向型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队伍,为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营造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国际舆论环境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李长春强调,培养造就优秀国际传播后备人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社会实践,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国情、了解基层、了解人民群众的期盼、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专业技能培养,注重外语学习,引导同学们深入钻研信息化时代国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打牢国际传播业务根底。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新方式、新途径,不断提高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同学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素养、优良的工作作风。李长春希望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积极配合试点高校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学习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刘云山、刘延东一同调研并出席座谈会。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