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王国庆:被记者逼“走投无路” 发言人水平定提高

2010年12月19日 17:32 来源:今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说,如果新闻发言人能经常被那些思想敏锐、熟悉情况、提问尖锐的“刺头”记者逼得“走投无路”,那他们的能力水平肯定会大幅度提高——

   要把发言人逼得“走投无路”

  两个月前,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党委新闻发言人建设要注重实效,防止“一哄而起”;中央部门和地方党委条件成熟的可设专职新闻发言人。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在“非典”后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国新办、国务院各部门和省(区、市)政府三个层次新闻发布制度已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渐推开。但整体来看,我国的新闻发布工作尚处“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要得100分,必须做到“四个满意”

  记者:2007年,你曾给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打了个“及格”,三年来我国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的整体情况如何?

  王国庆:2003年在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过程中,我国的政府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此过程中,我们对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也有了新的认识,自然而然地把三个层次的政府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带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阶段。从这一年起,国务院各部门、省(区、市)人民政府纷纷建立新闻发布制度,设立新闻发言人。一时间,“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成了媒体上出现频率极高的名词。2007年夏,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节目专门做了一个新闻发言人系列节目,主持人要我给当时的几位新闻发言人打分。打分是件很难的事,但为了推动工作我还是打了个只能算“及格”的70分。

  记者:如果现在再请你给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打分,你的回答是什么?

  王国庆:我还是要强调,这个分不好打。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新闻发布工作要想得100分,我以为必须做到“四个满意”:党和政府满意、媒体满意、公众满意和新闻发言人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做到四方面都满意是不太容易的。总体来说,这三年来我国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和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又取得了不少新突破,积累了不少新经验。就北京而言,党中央国务院机关部门的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各级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此起彼伏,到处“冒泡”,已经初步形成了当初我们提出的工作目标——激活所有可能的媒体报道信息源,要让记者们忙碌起来,“四处奔忙、疲于奔命”。

  记者:王晨主任说,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要注重实效,防止“一哄而起”,这是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走到今天的经验之谈吗?

  王国庆:我理解应该是。2003年初的全国外宣工作会议提出了建立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各部门和省(区、市)人民政府三个层次的政府新闻发布机制。到了各省(区、市)就有了省政府新闻办、省政府各部门和各市(地)政府的三个层次政府新闻发布机制,再往下还有延续,层层下延,连街道都设立了新闻发言人,确实出现了“一哄而起”的局面。新闻发言人是有了,可是有的新闻发言人只是把头衔印在名片上,并不“发言”。有的新闻发布工作部门的联系电话公布了,但没人值班、没人接听电话。有些地方原本记者采访就不容易,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后,一些官员把记者的采访要求一概推给新闻发言人。我们经常听到记者抱怨,新闻发言人制度成了官员躲避记者采访的挡箭牌!在推动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上,我们当然不能重蹈覆辙,而强调要注重实效,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

    “激活”高质量的媒体报道信息源

  记者:2006年后,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经历了放量增长阶段以后,应该进入到了“精雕细琢”的阶段。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作为“国家标准”,领跑起来有无压力?

  王国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最多时一年举行过84场新闻发布会。到2006年,当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以后,我们意识到,提高新闻发布水平、增强信息发布的舆论引导有效性是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为此,对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提出了“不求数量求质量”的工作要求。降低数量标准,还有一个局外人不一定清楚的原因——由于我们的努力,把“所有的信息源”都激活了,记者们四处都可找到下锅的“米”,没有必要再死盯住我们这个“饭碗”了。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场场“叫座”,有时一场发布会到会采访的记者只有三四十人,现场冷冷清清。

    从对发布会的媒体报道情况跟踪,我们也意识到,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已经到了上层次、上水平的阶段,必须从提高质量下手,增强新闻信息发布的权威性、针对性、有效性,用及时、有效提供权威信息的方式去帮助在找“米”和等“米”下锅的媒体记者完成采访报道任务。

    一是在增强权威性上下工夫。譬如,为配合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营造有利的国际国内舆论环境,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在今年年初策划了系列新闻发布活动,请经济金融部门的“一把手”出席发布会,增加发布信息的“含金量”和媒体的聚焦度。实践证明,这个策划是成功的,“一把手”登台发布的可能是同样的信息,但因为他的头衔、他的知名度,发布会的记者出席率就高,媒体的报道篇幅、位置和报道量就不同。

    二是在增强针对性上下工夫。国内外媒体,特别是国外境外媒体对我国的核电工业、战略石油储备等敏感话题十分关注,但他们又很少有机会采访有关领导,更难有机会到实地采访。为此,我们专门与有关部门沟通,策划了一次国家能源部门负责人的专题新闻发布会,组织中外记者到三门核电站、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等采访。这次新闻发布和集体采访活动,大批记者“蜂拥而至”,媒体报道情况当然就非常好。

    三是在增强有效性上下工夫。譬如,这两年我们多次尝试将新闻发布厅的新闻发布同发布内容相关的实地采访相结合,以此吸引记者,提高新闻发布的有效性。为了向媒体通报上海世博会筹办的情况,我们就曾会同上海市政府邀请中外记者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并采访世博场馆的建设。这么做,既有权威信息,又有现场气氛,可以帮助记者写出既有深度又有现场感的报道,当然受到记者欢迎。

  地方与“国家级标准”还有多远

  记者:地方新闻发布工作距离国务院新闻办提出的“国家级标准”还有多远?

  王国庆:尽管标准是统一的,但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去评价那里的新闻发布工作。但我始终强调,评价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新闻发布工作,不在于“一年举行了多少场新闻发布会”、“多少媒体出席了发布会”,而要看舆论引导的实际效果,新闻发布在各种情况下能不能及时启动,能不能有效地引导和影响媒体按照新闻发布的策划进行报道。

  记者:从2003年到现在这7年间,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整体水平该如何评价?

  王国庆:近几年来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总体水平提高是非常明显的,也涌现出了一批各级新闻发布平台上的“明星”发言人,他们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善于同记者交流沟通。前些年还经常有新闻发言人在举行新闻发布时怕被记者“刁难”,希望“不被提问”、“不被追问”。新闻发言人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来自媒体记者的挑战和压力。如果新闻发言人能经常被那些思想敏锐、熟悉情况、提问尖锐的“刺头”记者逼得“走投无路”,那他们的能力水平肯定会大幅度提高。如果在发布会上记者经常不提问或提问水平不高,那么和他们打交道的新闻发言人的水平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所以我在一些地方就提出过培训记者的想法。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