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记录在2010里感受的温暖 百姓:日子会越来越好的(2)

2010年12月30日 10:19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最棘手的,不是资金问题,而是提升管理能力——

  创业者石峰:增长经验认识自我

  回顾:今年3月份,冰虫环保科技公司开张,浙江大学毕业生石峰挂上了“总工程师”的头衔。一条布满荆棘的创业之路,摆在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面前。今年9月,本版曾对石峰创业的故事进行过报道。

  再次看到石峰,杭州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雪。当西装笔挺的石峰走进办公室,与今年夏天采访时的青涩模样有了很大的差别。石峰笑着说,这套西装是他的“幸运服”。12月15日,就在下雪那天,杭州举办了一场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项目对接会,石峰穿着这套“幸运服”与杭州银行科技支行签署了投资意向书和贷款意向书,可望获得一笔50万元的贷款。

  瑞雪兆丰年。

  还没等笔者抛出问题,石峰便利索地掏出笔记本电脑,向笔者描述起了公司的最新发展。“今年10月18日,冰虫抗生化污染防护层经国际认证机构STC检测认证:防霉、抗菌性能达到完美的100%!”石峰骄傲地说,“10月20日,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报告也出来了,我们的产品无毒,无刺激性,直接喝下去都没问题。”

  10月份以来,冰虫科技运行得可谓顺风顺水。最近拿下一个大项目,为一栋新建成的大楼做空气检测和整改工作。虽然报价比竞争对手高出5倍,却因为方案的严谨、专业而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国家专利的申请也已于11月19日获批,如果不出意外,大概明年8月就能生效了。

  “要特别感谢你们媒体对我们大学生创业者的关心。”石峰说,如果现在手头上有充足的资金,他最想做的就是市场推广。很多客户是看到冰虫创业故事的报道后主动联系的。目前,冰虫已积累40余个潜在加盟商,并与义乌一家公司签订协议,在当地建立第一个分支机构。

  这一连串的“成绩”终于让石峰长舒了一口气。他说,其实之前有段时间特别迷惘,特别难熬——在市场推广上没有思路,不能完全了解客户的意图,谈判缺乏技巧……有时,要谈上一笔生意,竟像守株待兔一般,单子有一笔没一笔的,甚至是几百元,都让人望穿秋水……找项目,谈合作,在不断地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碰了不少钉子,虽然令人沮丧,却也是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石峰说,创业一年来,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增长了社会经验,石峰对自己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他意识到,面前最棘手的,不是资金问题。“如果现在给我100万,我可以建一个生产工厂,再在推广上投入大量资金。但如果给我更多的钱,也许就不知道该怎么花了,驾驭不了。”石峰说:“要守好现在的一亩三分田,积累实力,经营实业。”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维护团队和谐、奖励惩罚、新招员工、看人用人,每一件事情都不好办。“这是明年要着力解决的。”石峰坚定地说。

  石峰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制定的计划,基本上完成了。粗略计算了一下,今年做了50万订单,基本上收支平衡,虽然没有盈余,但还是撑下来了,他现在每月拿1500元的工资,和其他员工差不多,“虽然‘清贫’,但大家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这是最令我感动的。”石峰说。(王慧敏 翁迪凯)

  月薪上调了约10%,但开销不小,买房最受刺激——

  白领刘志刚:感到物价上涨压力

  回顾:2008年初,27岁的刘志刚下定决心,离开了打拼3年多的北京。逃离北上广的他曾告诉本报记者,机会不仅存在于大城市,只要能发挥所长,年轻人应该哪里都能去。

  如今,刘志刚携新婚的妻子在河南三门峡生活。相比大城市,当地的房租水平不高,小两口每月只需花700多元就能租到一个不错的小两居。他们每天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晚上在外面吃。“两个月前食堂的菜价也涨了,过去食堂一荤一素的套餐只要5元,现在涨到6块多,几乎涨了20%。”刘志刚说,“食堂本身享受单位补贴,就这样也要涨价,足以说明物价确实是涨了。”

  今年是刘志刚调往三门峡项目的第二个年头,按照惯例,年中他向公司提出了调薪申请,月薪上调了约10%。“公司对于外派员工比较照顾,加上我今年结婚,所以调薪申请很顺利地通过了。如果年底盘存显示公司效益好,应该还会有奖金。”刘志刚说。

  刘志刚将妻子带到河南,本来是准备在工程项目上给妻子找个工作,但今年总公司股权调整,各部门的领导更换,就暂时将这件事情搁置了。现在小家庭的生活来源全靠刘志刚一人,加上房贷、房租,一个月下来基本存不了钱。“幸亏双方老人都有社会保险,目前不需要我们负担,否则真会出现困难。”刘志刚感慨。

  “今年的大事就是结婚了。”刘志刚告诉记者。今年“十一”国庆期间,他和妻子在湖北老家举行了婚礼,由于双方都是本地人,两家关系融洽,彩礼、婚宴都开销不大。

  提到最受刺激的消费项目,刘志刚脱口而出:“那当然是买房!”刘志刚买的小两居地处武汉市武昌区鲁巷步行街附近,“2009年5、6月有同事在那买过,房价才5000多一平方米,等到我今年4月买的时候,就要8600元一平方米!足足相差3000多元!”眼下,他每个月要还给银行1700元的房贷,还要存钱为明年的装修做准备。“我将自己的装修预算定为10万元,这也是笔不小的开销。”刘志刚说。

  春节临近,小两口已经开始盘算给二老拜年的事情了。按照老家习俗,新婚的他们准备给双方家长各送上一个大红包。“这应当是春节最大的支出了。其他方面我们决定节省一点,毕竟现在自己挣钱不多,不是很宽裕。”刘志刚说。他回忆,去年年底项目上的工作不紧张,春节假期前七八天他就离岗回家。“但今年公司人事调整,从10月份一直忙到现在,估计是不大可能提前回家了。好在从三门峡回武汉的交通方便,不至于出现买不到票的情况,一放假就能回家。”(记者 鲍丹)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