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新社记者汶川采访手记:灾区和我们这三年(图)

2011年05月12日 16: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12日电 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记者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这场灾难的亲历者,又是这场灾难的记录者,灾区恢复重建这三年,对于这群记者来说同样是为灾区心魂牵绕的三年。

  今天,三年之期已满,政府宣告灾区恢复重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带着对灾区恢复重建效果的追问、带着对灾区人们幸福的观照,中新社的记者再次集结蜀地,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灾区恢复重建后的真实故事,为持续三年的汶川地震报道做出阶段小结。

  三年前,灾难之夜,中新社记者放下采访任务投身救灾之中,《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留下了足以写入中国新闻史的案例。他们有的率先穿越八百里生死线,有的顾不上灾区亲人的安危转战采访,有的结束报道任务就留在灾区做起了志愿者……

  三年后,再赴灾区,再访故人,新的家园、新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新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抚慰了三年前曾经疼痛万分的笔锋,在遍访灾区新的生活后,他们用心写下一篇篇采访手记,记录下此时此刻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愿母亲乐享天年

刘小青

   刘小青(中新社副总编辑。2008年汶川地震前方报道组总指挥;2011年汶川地震三周年报道总指挥)

  3年前的5月12日下午,北京艳阳高照。千里之外我的故乡,地动山摇。

  地震了,发生在四川。冲出高楼的我急忙与绵阳家人联系,所有电话都打了,全是盲音。

  心一阵阵发紧,我的老母,我的兄姐都在老家呀。阳光下,我汗流如注。

  震中在汶川。汶川在哪里?离绵阳有多远?虽然是四川人,但那时对汶川并没有多少概念。

  半小时后终于与哥哥联系上,电话那头传来急切的声音:我们没事,我们在街上,把妈已经背出来了。

  我八十多的老母半瘫多年。不敢细想当时他们的景状。后来听说地震当时母亲正在洗手间,保姆先跑了。哥哥跑回去背她出来,她一点也没慌乱,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静静地坐在马桶上。期间还小声责怪了一次手忙脚乱的哥哥:你慌啥子。

  之后我急赴成都,和我社的数十位记者奋战二十来天,辗转在汶川、什邡、汉旺、都江堰等地。期间去了北川,这里离绵阳城区并不太远,但没有回家,家已经空了,母亲和家人与大多数绵阳市民一道住在街上避难。期间哥哥打来一个电话,问能不能找到一顶帐篷,那个他临时搭建的棚子不挡雨,母亲说晚上太冷。我没能给家里送去一顶。到现在,我仍然不敢问母亲怎样渡过那些凄风冷雨的夜晚。

  其后,绵阳经历了唐家山堰塞湖的恐慌,我家正好处于必须撤离的低洼地带。但母亲执意不离开。哥哥强行将她转移到山上一个农村亲戚家,几天后,警报还没解除,母亲居然叫她的学生开车把她送了回去。她说:她已经80多岁了,没什么怕的了。后来我明白她为何那样固执,因为父亲“在”家里。父亲早逝,他的遗像一直在家中伴随母亲,已经三十多年。

  这就是我的老母,和千千万万父老乡亲一起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惊恐、流离、苦痛。后来母亲常说,与重灾区的老乡相比,算不上什么。

  三年了,母亲一直乐观地生活着,并且越来越硬朗。她对外界的事知道得很少。她很少谈地震的那段日子,好像没有发生过。只是有年春节她问我:温总理来绵阳了,你怎么没来采访?母亲认为与地震有关的事我都会去采访。今年大年初一我带记者去北川,出门前母亲说:工作完了去祭一下。回后她问:新北川漂不漂亮?

  三年过去,受灾的父老乡亲们已经擦干眼泪,开始新的生活。再次带队报道三周年,于我而言,做好这次报道,也算是对家乡的一点心意吧,顺便还可回家看看。

  愿我的故乡永远安康,愿我走过灾难的乡亲不再苦难,愿我的老母乐享天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